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尼山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结合自然,因材施艺,略加点缀,便情趣盎然——

尼山砚:一方块石上 尽显儒风韵

2020-04-09 作者: 姜国乐 来源: 大众日报
  丁辉在刻制尼山石印章
  尼山石印章
  尼山砚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本报通讯员 陈曙光

  尼山石上用刻刀战“疫”,尼山砚上彰显“山河无恙”……4月8日,当记者来到省级“非遗”项目尼山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丁辉的工作室时,坚定的眉宇下,刻刀正在飞旋、石屑骤然腾起,那用文艺形式抗击疫情的意志,便在一双巧手下镌刻于尼山石上。
  作为中国传统名砚之一,尼山砚因石材产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其制作技法也以“因材施艺”的特色广受赞誉。在曲阜,这一传承了500多年的老手艺,与楷木雕刻、碑帖并称为“曲阜三宝”。
孔子出生地 滋养百年制砚技艺
  尼山砚在曲阜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兖州府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尼山砚被列为孔府敬献皇宫的贡品。
  20世纪70年代中期,曲阜城区出土一块自然形尼山石砚,这也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实物佐证。清乾隆年间《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1949年前一直被孔府所控制,产品很少。其后,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与曲阜市工艺美术厂通力协作,终于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了新坑。这种砚石厚3厘米至6厘米不等,色呈柑黄,面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石质精腻,抚之生润,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是尼山砚石中的上品,且储量较丰,为尼山砚恢复制作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没有尼山石,哪有尼山砚?尼山砚制作技艺之所以能传承百年,多亏了这一方水土的滋养。”谈起40多年前邂逅尼山砚的经历,丁辉首先感恩的是脚下的土地。
  197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丁辉被分配到了新成立的曲阜市工艺美术厂,跟着两位老师学习制砚相关知识。那时,大量的传统技艺开始复苏,也为曲阜送来了抢救尼山砚制作技艺的贵人——鲁砚专家、时任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石可。
  “当时已经到了再不施救恐成‘绝艺’的关口,几十年的尼山砚制作断层,造成了连文字记载都无处寻觅的状况。”丁辉说,在老师石可的带领下,他一边着手翻阅各类典籍、文献,对尼山砚的发展、传承进行搜集、整理、编撰;一边骑着自行车到尼山周边的村庄找人、找石、找故事,寻觅尼山砚曾经的踪迹。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尼山砚制作技艺终于有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史,砚台也利用新发现的石坑恢复制作。2009年,尼山砚制作技艺正式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纹就砚 “极简”背后有大美
  尼山砚之所以能成为鲁砚乃至全国名砚之一,与其简朴大方、因纹就砚的独特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代徐坚在尼山砚上题铭赞曰:“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尼山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结合自然,因材施艺,略加点缀,便情趣盎然。
  尼山砚在制作上区别于其他名砚,依据鲁砚“巧夺天工,简朴大方”的手法,加之尼山砚传统制作工艺,形成了“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的风格。即运用自然,加以点缀,以求意境为上;制作过程中,因材施艺,依形开墨堂、墨池,极少雕琢点缀,充分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和天然花纹进行装饰,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尼山砚的基本制作流程和其他砚并没有太大区别,无非是选料、设计、雕刻、磨光、刻砚铭等,学到样子容易,学到灵魂却很难。”丁辉说,尼山砚的灵魂在“形”,但更在于“意”。为了精准把控尼山石独特外形和纹理所蕴含的美,他不仅多年如一日地训练篆刻、书法、绘画等相关技艺基本功,更深度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求人石合一,创作出更具儒风砚韵的独特作品。
  记者在丁辉的作品中看到:砚石的纹理为天然松柏和碎桃花,则因势开大墨堂、阴刻出两只水鸭,取名“春江晓景砚”,一幅桃花江景水鸭浮的画面便跃然砚上;砚石的纹理为流水飞瀑图案,则依形和纹理做传统砚式,不加雕饰,巧用天工,取名“雨霁”;石料纹理犹如高山远眺,则取《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意,刻砚铭论语句“乐以忘忧”……没有繁复的雕工,却依托天然的纹理营造出了别样的意境。
  美在于发现,有人见美不知其美,有人却能在看似平常的石材中发现美。丁辉属于后者,他能将砚风、砚技全然化解,又融入其作品中,使人们在品读时感受到别样的艺术气息。而这种发现和呈现美的能力靠认知,更靠潜心的研究和琢磨。
  如今,尼山砚已成为鲁砚的重要品种之一,产品花色不断增加。近年来尼山砚的制作充分利用原材料,根据尼山石的特点,尼山石文具及各种规格的图章料等又被开发研制出来。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
方块砚石上传承“孔子曰”
  谈到尼山砚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丁辉乐观却又难掩担忧。
  乐观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潮为砚台文化的传播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在青年人尤其是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尼山砚制作工艺极度依赖原料,而石料已经到了一块难求的地步,如何更好传承这门技艺,看似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正在寻找尼山石的替代品,比如潍坊产的红丝石,同样有着较为丰富的纹理,我们会把尼山砚的制作技巧用在这种石头上,确保技艺和风格不变味。”丁辉告诉记者,他还把珍贵的制砚边角料全部利用了起来,制作出印章等艺术品,带着参加文博会、“非遗”文化周等活动,让更多人能有机会了解这门传统技艺。
  为了把尼山砚制作技艺完整传承下去,丁辉一边开门纳徒,专招能吃苦、爱传统技艺的年轻人,手把手地培养传承“薪火”;一边专注尼山砚相关文献的编撰,出版《丁辉尼山砚作品集》、《篆刻论语撷句》等,免费送给学校、文化旅游机构等。在四十多年刀耕不辍的努力下,尼山砚多次出国巡展,并被国家有关部门及历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国际儒学学术讨论会”选定为馈赠佳礼,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
  “尼山砚,因出自圣地,而愈显名贵,那这门老手艺也该主动承担起弘扬儒家文化的使命,在方块砚石上传承‘孔子曰’”。带着这样的认知,丁辉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文化元素,使尼山砚成为典型的文化砚,其作品曾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一等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奖、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欲来砚”被收录《中国名砚鉴赏》,孔子七十二圣贤石刻永久陈列曲阜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