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港海关助力山东港口青岛港发展

借海关东风 优营商环境 促沿黄经济

2020-01-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近日,董家口港海关积极构建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口岸单位间的“三互”大通关、推行“先放后检”监管模式等重要改革举措取得一系列新突破,笔者到港区进行了采访,带您一探究竟。
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1月13日上午,在董家口港区航运中心一楼海关监控大厅,关员们正在通过屏幕回传数据的采集、分析,对港区货物通关情况进行实时核验。
  据了解,近年来,为了不断完善口岸监管配套设施功能,董家口港海关站在提升区域服务的角度上,积极与企业互动、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纵深推进散货物流智慧监控系统试点工作,加快“智慧海关”建设,助力区域公司协同发展。特别是2019年9月份以来,董家口港海关积极安排专人与区域企业对接,创新推进口岸监管区域验收工作,在推行“先放后检”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推动“智慧监管平台”中智能散货模块成功上线,让董家口港成为青岛海关管辖区域内第一个上线运行智慧散货监管系统的现场。
  “目前智慧散货物流监控系统已累计对两家码头公司695艘次进出口船舶(约占港区进出口船舶总数的75%)、5740万吨进出口货物的物流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实现了与报关单、舱单等单证信息的自动对碰。”据董家口港海关业务运行监控科科长陈培山介绍,下一步董家口港海关还将进一步推动保税管理功能的开发,实现对保税混配矿物流链的全程监控,自动提供保税仓库货物出库申报放行信息,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
  为了完成智慧监管的推动工作,董家口港海关先后邀请口岸监管处、科技处、企业管理处等参加现场协调推进会,分析并推进重点事项17项,形成周报制度,组成公关推进群,基本达到“实用、好用、管用”的效果。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宣讲保税混矿、“先放后验”、智慧散货监管等优惠性创新性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并主动参与港口业务推介会,先后赴潍坊、郑州、银川等地参加港地、港企业务推介,助推港口扩大辐射范围,着力做好海、港、路、区、合等文章。
  特别是针对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业务需求,海关与企业一起结合进口铁矿保税混矿的业务特点,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充分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经海关审核后,允许经营方自主决定混矿比例、混矿流程和作业时间,极大地促进了混矿业务发展。截至2019年底,仅淡水河谷公司保税混矿已达3820万吨,董家口港区国际混矿中转当年开通即突破230万吨,不断吸引国外多家矿山公司前来洽谈混矿业务。
“三互”交流迈出新步伐
  2019年12月19日,联合指挥中心值班员在距离东防波堤约1.5海里处发现一不明回波,通过VTS高频系统多次呼叫该不明回波,但无法建立联系。同时,发现该回波正在慢速驶进港口,对海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综合指挥中心充分发挥海关、海事联合研判机制作用,立刻启动应急机制,发挥信息共享、应急联动作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联合检查。经检查该船舶是台湾籍晟志号,但该船并未向海关进行申报,也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经海关关员查验发现,36个集装箱冻品未向海关申报,涉嫌走私行为。
  据了解,海关、海事之间的合作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联合检查”。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三互”大通关重要改革举措,为合作的“老歌”注入了新时代的“音符”。从2019年6月,董家口港海关与董家口海事局筹备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开展合作、共享优势信息资源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海关、海事以业务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起点,双方就联合监控指挥中心建设、缉私情报共享、信息联络人制度进行了全方位合作交流,整合优化口岸监管资源,突破“信息孤岛”,打造信息互换平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互”大通关新内涵。双方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实现联合监管;共享船舶信息,共享监管信息,共享安全信息;建立多项机制,形成合力打击,共同打击走私行为;共同治理危险品领域违法行为,查处谎报集装箱重量违法行为,营造安全环境。同时,强化技术合作,探索协同指挥,共建信息平台,开发联合软件,努力探索融合创新的合作机制,积极推动董家口口岸单位间的“三互”大通关重要改革举措取得新突破,全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据统计,2019年,海关、海事开展联合登轮检查10余次,加强对重点敏感商品、航线、船舶数据的分析研判,提高监管和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享多赢,构架口岸服务桥梁。运用信息平台及时获知船舶动态、货物预配或运载信息,提前安排船舶检查与监管,监管执法回执信息相互通报,采用船舶进出境“一站式”服务方式,有效缩短船舶申报环节时间约43%,节省企业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先放后检”
监管模式效益凸显

  1月14日,在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的董家口港20万矿石码头作业现场,海关关员们在对17.7万吨澳大利亚铁矿砂实施“先放后检”后,让企业至少提前3天将货物入了库。
  据这批铁矿石进口企业日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石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每年采购进口铁矿石约3000万吨,海关实施“先放后检”模式加快了通关物流速度,大大降低了企业原料库存压力。
  “董家口港口岸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口岸,铁矿、锰矿、铬矿等进口量累计达到了2.5亿吨,约占全国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据董家口港海关查验科科长李刚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压缩通关时间,董家口港海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进口铁矿实施“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在铁矿卸货泊位实现机械取样全覆盖,提高取样代表性,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现场检验检疫、取制样工作与货物卸船同步进行,保障卸船效率,监管模式的调整极大地缩短铁矿在港口储存时间,提升港口矿石周转效率,进而提高港口码头泊位利用率和装卸效率,增强港口竞争力,助力董家口港口打造“矿石超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董家口港海关共监管进口铁矿739批、重量4802.59万吨、货值43.82亿美元,平均验放周期2.8天,比“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实施前减少6天以上,压缩率将近70%。临港生产企业可将货物直接卸至企业仓库,减少了二次搬倒工作,大大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青钢企业业务经理崔树国介绍,减少二次搬倒,可直接节约30%装卸费用。据统计,在“先放后检”模式下,2019年董家口港仅铁矿进口一项就为企业节省成本2800多万元。
  同时,董家口港海关对于企业开展国际中转、不同原产地精配矿、保税筛分等业务给予大力支持,壮大了铁矿石保税混配加工新业务,开辟铁矿石国际中转新通道,拓展铁矿石增量发展新空间。2019年,董家口港区累计完成铁矿石混配1000万吨,完成铁矿石国际中转230万吨,加快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矿煤混煤加工基地和东北亚铁矿石分拨中心。2019年,在董家口港海关积极推进下,顺利完成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前方保税堆场10万平方米扩建审批,为企业前、后方保税混矿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