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伊朗:突破核协议最后关键限制伊拉克:要求外国驻军撤出

中东火药桶要炸了?

2020-01-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1月5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名男子展示悼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徽章。 新华社发
两伊对美相继“出招”
  新华社专电 伊拉克国民议会5日举行特别会议,通过有关结束美国等外国军队在伊拉克驻扎的决议。
  同样在5日,伊朗政府宣布进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第五阶段即最后阶段,放弃协议中的最后一项关键限制,即“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和伊朗上述决定是对美国空袭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定点清除”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等一系列行为的反制。美国对此很可能强硬应对,中东紧张局势恐将进一步升级。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萨巴赫·谢赫表示,伊拉克国内亲伊朗的政党利用苏莱曼尼死后伊拉克国内高涨的反美情绪,推动议会通过驱逐驻伊美军的决议,标志着伊朗势力在伊拉克渐占上风。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也认为,伊拉克议会通过要求美军撤离的决议,实际上明确宣示站在伊朗一边反对美国,意味着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军在伊拉克将处于尴尬境地,伊拉克境内各反美势力也获得了驱逐和打击美军的合法性。

  谁能想到,2020年的国际舞台竟然以“中东火药桶被点燃”为开场。
  中东原本属是非之地,遍布泥潭和雷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声令下,除掉伊朗军方重要人物苏莱曼尼,引发美伊紧张局势骤然升级。
  苏莱曼尼之死可能令美伊陷入“报复循环”。
  尤其在伊朗发出“强硬复仇”威胁、宣布放弃核协议关键限制的情况下,美伊之间失控风险增加,美国和欧洲等国领导人在地区博弈中面临考验。
伊朗:核计划已不受限制
伊拉克:禁止外军使用陆空

  首先回顾一下最近几天的事态发展。
  1月3日:
  ——美军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阿布·迈赫迪·穆汉迪斯等人身亡。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随后发表声明说,伊朗方面将对这起事件进行“强硬复仇”。
  ——美国五角大楼宣布向中东增派将近3000名士兵,以应对上升的威胁。
  1月4日:
  ——有美军驻扎的伊拉克萨拉赫丁省拜莱德空军基地及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所在的巴格达“绿区”遭炮弹袭击。
  ——特朗普向伊朗发出强势警告:美国拒绝任何威胁,若其袭击美方人员或设施,美方将迅猛打击伊朗52个目标,包括一些“对伊朗和伊朗文化至关重要”的目标。
  “52”代表当年德黑兰人质危机中被伊朗方面扣押的52名美驻伊使馆人员。
  1月5日:
  ——伊朗政府宣布进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第五阶段即最后阶段,放弃伊核协议中的最后一项关键限制,即“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
  这意味着,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实际限制,包括铀浓缩水平和纯度、浓缩物质的数量和研发活动。
  ——伊拉克国民议会通过有关结束外国军队驻扎的决议,要求伊拉克政府致力于结束任何外国军队在其领土驻扎,并禁止外国军队出于任何原因使用伊拉克领陆、领水和领空。
美国面临五大后果
  2018年5月,特朗普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随后美国政府陆续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极限施压措施,导致美伊关系不断恶化。
  美国通过“斩首”伊朗高级将领,进一步触及伊朗底线,可能将付出不小的政治与外交代价。
  一是伊核协议进一步走向崩溃。
  美联社指出,伊朗方面声明中止履行核协议关键阶段,将加剧中东军备竞赛和地区紧张局势。
  二是伊拉克国民议会表决“驱逐”美军。
  美国政界不少观点认为,美军从伊拉克撤离是苏莱曼尼之死可能带来的最深远政治后果之一,冲击美国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努力,并让伊拉克进一步纳入伊朗影响力范围。
  三是西方盟友合作意愿消退。
  欧洲国家仅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强调“更多冲突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并没有用实际行动支持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中东盟国乐于看到美方打压伊朗,同时担忧自身成为伊朗报复对象,大多数对事件保持沉默。
  四是伊朗从内部危机转向同仇敌忾。
  《华尔街日报》认为,苏莱曼尼之死的另一重大影响,是扰乱美国打压伊朗的战略。受美经济制裁、国内燃油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伊朗近期爆发示威,美方原本期待从内部分化伊朗,但公然暗杀伊朗高官无疑点燃伊朗民众反美情绪。
  五是美国海外安全威胁增加。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说,保护美国公民生命安全和利益是“最高优先”,但“我们不能因采取挑衅和不相称的行动令美国军人、外交官和其他人员面临更大风险”。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称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已是“脑死亡”,特朗普政府对伊政策,包括刺杀苏莱曼尼,缺乏战略逻辑和目标。
美伊会走向全面战争吗?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伊朗问题专家芭芭拉·斯莱温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表示,击毙苏莱曼尼会使美伊紧张关系急剧升级,可能造成更多无辜生命的损失,特朗普政府与伊朗之间的外交接触已无任何可能。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专家魏亮说,苏莱曼尼事件使美伊在伊拉克的斗争从幕后的“代理人”模式转入正面对抗,双方回旋余地缩小,失控风险增加。
  虽然美伊斗争趋于尖锐,但双方走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面临2020年大选的特朗普有意借打压伊朗转移国内矛盾并增加选举砝码,但无意发动战争。伊朗方面在经济制裁下国内出现一些民生问题,多次发生示威和骚乱,与美国“硬碰硬”只会令国内形势雪上加霜。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伊朗问题专家萨贾普尔表示,伊朗近四十年的历史表明伊朗最重要目标仍是维持政权生存,因此或许不会选择和美国出现全面冲突,更可能通过持续的代理人战争在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袭击美国及其盟友的目标。
伊朗会否退出核协议?
  伊朗政府5日宣布进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第五阶段即最后阶段,但没有直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这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伊朗不希望因退出协议背负国际压力;二是伊朗仍希望为国际社会挽救协议留出余地,以达到打破美国经济制裁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说,伊朗政府的最新决定,并不意味着伊朗将大力发展核武器。
  伊朗政府在5日的声明中说,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合作。如果制裁解除并且保障伊朗经济利益,伊朗将准备重新履行伊核协议承诺。
  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制裁。此举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并引起美国欧洲盟友的强烈不满。
国际社会:世界无法承受
又一场海湾战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关注加剧紧张的中东局势。他的发言人法尔汉·哈克3日在声明中说,这是多国领导人必须保持最大程度克制的时刻,世界无法承受又一场海湾战争。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4日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时表示,美方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动荡。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4日与扎里夫通话时表示,美国空袭行动严重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无助于解决中东地区多年积累的难题,将导致新一轮紧张局势加剧。
  法国总统府5日深夜发布新闻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约翰逊针对中东局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方采取克制和负责任的态度,以缓解紧张局势。
        (本报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