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新闻

一批进口装备,潍柴工匠们提了二十多项合理建议——

给进口设备挑挑刺儿

2020-01-07 作者: 杨国胜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树军正在研究进口设备的夹具匹配。(□记者 杨国胜 张蓓 报道)
  在这批设备中,王树军和他的团队共提出了包括夹具、机床、电器、机器人维护修理等20多项合理建议。潍柴工匠们对设备的专业性剖析和建议,让厂家丝毫不敢糊弄,唯有认可和接受。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蓓

  “坚定、踏实、勤奋、精益求精”,这些评价词说的是潍柴的工匠们,而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新的评价“事儿多”。
  这一切,要从一批国外进口高端设备说起。为迎接“国六”时代的到来,潍柴将设备进行更新,以此来提高高端产品的产能。仅仅在潍柴一号工厂的两个加工车间,就更新了一批价值2亿元的设备。
  自从设备陆续到来后,工匠们就开始各种“挑刺儿”。近日,记者见到“大国工匠”王树军时,他正在挑夹具的毛病,他知道,他挑出的毛病越多,越能保障产品质量,还能给企业节省成本。
  夹具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定位并固定加工对象的装置。这批设备中,国产夹具信号在反馈上与进口机床有些不匹配。一旦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夹紧,将影响产品质量。
  “这个‘夹爪’抓着工件下来以后,要先在夹具上定位,之后夹紧再加工,现在我们无法掌握这里是否都到位了。”围着设备转了几圈后,王树军一直在嘴边不停地嘟囔着“夹紧这块很关键”这几个字。
  为了让记者体会到“工件是在夹具中定位夹紧”的重要性,王树军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加工中心旁,透过玻璃记者看到工件(发动机的机体)在各种刀具的切削下铁屑飞溅,有时还溅出长长的火花,即便是在这么大的切削力下,发动机机体仍然牢牢地被夹持在夹具中,没有丝毫的动弹。
  和夹具纠缠了许久后,针对三种设计缺陷,王树军跟厂家提出了重新设计、增加监控点、增加执行末端监控等三个修改方案。“夹具和工件接触没有监控,是否夹紧了无法得知,我提出在夹具末端(接触点)上,布置几条红外线,以此进行感应。”在王树军看来,趁着设备还没验收,自己要多提意见和修改方案。
  在这批设备中,王树军和他的团队共提出了包括夹具、机床、电器、机器人维护修理等20多项合理建议。潍柴工匠们对设备的专业性剖析和建议,让厂家丝毫不敢糊弄,唯有认可和接受。
  工匠们的“事儿多”,为的是让潍柴“国六”产品深根固本。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是减少柴油车尾气污染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保障。在“国六”动力市场,潍柴紧跟政策趋势,布局最早最全,领跑行业。
  今年元旦,潍柴的工人们并没有放假,而是在高产中迎来新的一年。高产中,潍柴工匠们正大显身手。“我们现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完全掌握这批设备,消化并完全吸收。”潍柴技师李炳顺告诉记者,如今,这批设备已投产两个多月,正处在厂家陪产阶段。随着新设备的投产,新的生产线也将投入使用。
  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线,潍柴全系列“国六”发动机实现的,不仅仅是排放的升级,更是技术平台与性能的全面升级。眼下市场依旧火爆,潍柴人正用工匠精神,拉开新年生产的序幕,引领行业迈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