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

2019-12-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村镇点燃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祝欣荣 江玉宝
  
  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今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镇域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创新搭建人才引育平台,抓实抓好“双招双引”,举全镇之力打造人才高峰;瞄准服务园区项目和服务乡村振兴两个关键点,坚持扎根墩苗、修身提能,在一线锤炼人才,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政人才担当,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聚焦党政人才,强化担当作为
  党政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副科级干部率先垂范,带队直扑一线、直奔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政人才引领作用,在一线“担当作为、狠抓落实”。
  树立“有解”思维,强化“一盘棋”思想,围绕抓党建引领全镇园区建设、中心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三大重点工作,创建6个功能型“引领党支部”。同时,成立攻坚破题“三班一组”:镇党委书记任专班班长,班子成员双兼双任,挂帅新材料园区专班、城镇建设专班、乡村振兴专班和工作保障组,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对重点任务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
  健全齐抓共管运行机制。建立党建办、经发办、城建办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双招双引”、要素保障、政策落地等工作,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定期研究措施计划,确保各项工作“并举、并行、并进”,高标高质高效落实。
  强化后备人才教育培训。先后组织139名后备人才参加镇、区后备干部专题培训班,优选4名基层党政人才前往区直部门报到、11名在镇机关上岗挂职、3名跨村挂职,123名参加体验式培训,建好党政人才干部“蓄水池”。
  聚焦平台搭建,做好结合文章
  “越是人才,越是看重事业发展环境和干事创业的平台。”王村镇围绕周村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找准人才引育平台搭建与“双招双引”工作结合点,创新搭建高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全力推进投资2.1亿元的新材料科技创新谷建设,对接面向国内外新材料研发与产业转移的窗口,承接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真正把园区打造成集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的“强磁场”。项目建成后,中建材联合会旗下国建投资公司淄博办事处和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焦宝石分中心”将入驻。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举办淄博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研修班,搭建企业与大院大所、业内知名专家沟通的桥梁。创新实施“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各类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中介服务提效率,成果转化增效益。目前,济南大学与和光新材料、翰林新材料研发成果转换项目已落地建设,中天玫瑰项目牵手省农科院建立了博士科研工作站。
  在乡村振兴方面,以田园综合体为龙头,高远谋划凤凰山民宿与金鱼养殖、东阳夕猕猴桃种植、平楼郭家瓜果食用菌、广晟玫瑰园玫瑰产业、西宝山优质杂粮等乡村振兴五大板块,对李家疃村3A级旅游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利用历史遗迹、传统村落、乡村博物馆等文旅资源,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实施“乡土人才”培育战略,开展致富带头人、农业技能等业务培训259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招才汇智,打造最优人才环境
  镇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企业一线,摸排各类企业人才、技术及项目需求,依托园区和平台优势精准引才。聚焦聚力“双招双引”,进一步深化与中建材联合会战略合作,成功举办“淄博周村(北京)重点项目签约会”,达成50亿元投资意向,并签署包括共建“国建淄博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在内的多项合作协议,加快人才引进步伐。
  坚持服务先行,对全镇14名副高级以上企业重点人才采集信息、建立台账。制定出台王村镇服务人才政策,实行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使引进人才更好地融入王村、服务全镇,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创新蝶变:追梦路上的荣昌制药
  为加大山东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党建引领、政策扶持、社会关注、企业关心的良好氛围,推进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大众日报》开设“山东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今天推出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昌制药”)。
  
  □王旭霞 解绍华 孙瑜
  
  8月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荣昌新药产业化项目工地举行。这一项目由荣昌制药投资建设,主要用于一系列国家生物一类新药的生产、销售及其产业化。
  追求品质,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理念始终见证着荣昌制药20多年研制中成药的发展历程。然而,就在荣昌制药品牌红遍大江南北之时,荣昌制药却毅然开始探索生物制药领域。原来,中成药虽然在国内畅销,但在国际市场却不被认可,要想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产品需要以高质量发展带动经营转型,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创新的背后,是大量的投入。“连续10年的投入,一开始是每年几千万元,后来每年两亿元,这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荣昌制药CEO房健民说。选择自主研发新药,就意味着长时间、高成本、高风险投入。
  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巨大的投入换来了累累硕果。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公布的抗癌新药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在接受荣昌制药抗癌新药治疗的43例二线及多线尿路上皮癌受试者中,疗效显著。荣昌制药抗癌新药疗效结果实现了重大突破,不仅有效率高,而且大幅延长了一线治疗失败后患者的生存期,填补了这一巨大医学需求。
  26年来,荣昌人不怕困难,选择了“舍近求远”,苦练内功,把自主创新确定为公司发展灵魂,让中国制药在世界上有更多的话语权。目前,荣昌正在进行几十个一类生物新药的研发,共有13项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有5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泰它西普和治疗肿瘤项目将分别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申请上市,并同时在美国、欧洲展开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走向国际市场。
  产学研“磁石效应” 吸引国际高端人才
  自主创新,是荣昌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是人。7月18日,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罗恩·巴比克一行带来新项目——加拿大生物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荣昌制药园区内的创新药孵化中心。
  国外专家主动选择荣昌,得益于荣昌优厚的人才培育土壤。“我们采取‘资本+人才+技术’的合作模式成立合资公司,技术和管理专家以知识产权入股,并被聘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常务副总裁、高级副总裁等重要职务,成功吸引并留住了一批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东说。
  在这种理念的吸引下,荣昌生物医药园区成为高端海归人才的聚集地,真正实现了以园区为平台,筑起海内外人才聚拢的高地,这为园区的产业转型、产品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截至目前,园区现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人,5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入选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6人入选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汇聚而来,形成了一支800人的高精尖专家科研队伍。
  创新为首 挺起我国生物药自主研发的“脊梁”
  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就是新动能。荣昌制药一直高举创新大旗,从风靡全国的“荣昌肛泰”到今天的十几个创新药上马,荣昌制药一直引领全国的创新药研发。
  荣昌制药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为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命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负责荣昌制药泰它西普临床试验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教授指出:“泰它西普是全球原创的新药,主要临床指标与现有药物相比有大幅提高,是红斑狼疮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泰它西普是双靶向生物新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公司共拥有90多个中成药产品的生产批件,13个剂型,16条生产线。
  除了泰它西普之外,荣昌还有多个生物创新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新药研发每前进一小步,都需要荣昌人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在复杂、艰难的外部环境面前,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做新药研发,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就一定能研发出好药!”房健民说。作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房健民放弃了美国企业给予的丰厚待遇,回国专心从事生物新药研发,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只为实现心中的信念:作为一名医药人,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新药。
  加快创新转型 科创园区持续发力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批准荣昌制药等5家单位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荣昌生物医药大学科技园是山东省首家非大学建设的生物医药大学科技园。这意味着荣昌将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思路。
  2015年3月18日,烟台制药行业的闪光时刻在这一天定格。当天,烟台荣昌生物医药园区拉开华丽序幕。几年时间里,园区诞生了我国首个进入人体试验的“ADC”类抗肿瘤药物,填补我国自主创制“ADC”药物的空白;迈百瑞接到国内外订单近亿元;荣昌制药主营业务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长;新厂区顺利通过GMP认证……
  2017年5月,荣昌制药与烟台开发区管委共同出资建立烟台业达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中心。孵化中心致力于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引进生物医药领域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入孵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和公司运营的孵化指导,降低创业创新风险和成本,促进成果转化,培育一代高新产业后备力量和领军人才,孵化一批高水平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打造生物医药“硅谷”,为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