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首批证书颁发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享受同等待遇

2019-11-29 作者: 张 蓓 宋学宝 来源: 大众日报
  潍柴技能型人才团队正在奋力攻克工作中的“拦路虎”。
  □ 本报记者 张 蓓 宋学宝

  近日,潍柴集团举行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首批证书颁发仪式,现场为17名优秀员工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享受同等待遇。
  谁是优秀技能人才?潍柴自己就能说了算。这一切都要得益于今年5月份山东省人社厅下发的一纸文件《关于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实施意见》,把技能人才评价权放给企业,并择优遴选了包括潍柴在内的34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
51人报名17人通过
  翟登攀是潍柴铸锻公司熔炼二车间的一名维修电工,从事电工工作已经12年了。得知潍柴成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单位后,翟师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最终,他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选拔,获得电工技师资格认证,成为了潍柴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第一批受益者。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潍柴厚植工匠文化土壤,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育之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为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主评价技能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了解到,此次企业试点单位在潍柴铸锻公司,试点工种为电工。共有51人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其中电工高级技师23人、电工技师28人。经过报名条件审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和工作业绩考核后,通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人员为技师12人、高级技师5人。
  “我们制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考核工作手册,手册中涵盖考务工作手册、试卷管理制度、质量督导工作规程等内控制度,确保评价质量。”潍柴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黄维彪说,通过开展自主评价,进一步打通了企业技能人才使用、培养、评价与激励的全流程,有效激发了技能人才队伍的活力。
潍柴工匠精神成考核标准
  2018年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王树军,在今年被授予“潍柴首席工匠”称号,奖励100万元。他曾以独创的方法和技艺,攻克进口高端装备设计缺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谈起王树军来,不少员工都对他有着“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评价,这16个字正体现了潍柴的工匠精神。
  自己说了算后,潍柴会以什么样的标准考核员工?16字的潍柴工匠精神或许能说明一切。“在考核标准方面,突出能力导向,强化业绩贡献,注重职业素养。”黄维彪说。
  考核中,不少潍柴的员工都发现,在国家通用理论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独具潍柴特色的题库,同时把实操考场放在生产车间。既有侧重考核技能人员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的能力考核,又有在坚持电工国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与岗位业绩贡献相衔接,还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考核,如责任心、诚信正直、锐意进取、抗压能力、学习创新、客户导向、沟通包容、团队合作等。
  主持实施80T电炉大修40余次、35t/h冲天炉大修工作140余次,累计完成现场改善800个,获得集团现场改善各类奖项40余项……这些经历和成绩,让翟登攀在考核中有着不少的加分。
  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36岁的崔鲁涛,一个眉清目秀的80后胶州小伙。进入潍柴14年来,崔鲁涛在电工岗位上兢兢业业,已经成长为车间的技术骨干,还培养出了多名徒弟。此次,他获得了电工高级技师资格认证。
  翻看崔鲁涛的履历表,自主研制的造型线“自动检测废型装置”,达到实时监测废型并报警的效果,降低了铸造成本;研制的“浇口吹风自动切换装置”,实现了换型后浇口吹风装置的自动切换;设计安装了“设备停机监控系统”,使造型线运行状况与设备组相连,及时传输设备故障信息……崔鲁涛不仅能独当一面地承担各项任务,还能解决设备机械和电气的改进问题。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评价模式
  作为国家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技能人才评价的权力下放到企业,技能人才水平的高低由企业说了算,打通了企业技能人才使用、培养、评价和激励的全过程,激发了企业和员工两个积极性。
  在潍柴,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也正是有了这个思想,潍柴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才能投入巨大资源,才能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此次试点,对潍柴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有着重要意义。面向技术支持和生产工人,潍柴分别建立了潍柴工匠和潍柴“金蓝领”两个职业发展通道,聘任级别从高级工到首席技师五个技能等级。未来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将创新探索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企业技能员工聘任机制的衔接。
  目前,潍柴拥有钳工、铸造工、车工、焊工等数十个工种,都是企业生产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专业工种。今后,潍柴将在集团范围内开展更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不断释放国家政策效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总结提炼经验,完善评价体系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为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样板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