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周末

“二混子”陈磊发现,历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广泛连接,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对我来说历史最迷人的地方它不在于哪个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或者哪几年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历史是一条线,是一个脉络。”

陈磊:打开有趣的漫画科普之门

2019-11-22 作者: 陈巨慧 来源: 大众日报
  陈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陈巨慧/摄影
■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廉雨晴 汪骁琳
  百度搜索“二混子”,“二混子”陈磊的微博、照片、作品介绍占据了前三项。百度搜索“陈磊”,首页信息几乎都与他无关,百度百科有关“陈磊”的84个义项中,也找不到属于他的那一个。显然,“二混子”这个笔名,比陈磊本尊混得好。
  身为700万粉丝大号“混子曰”创始人、漫画科普开创者,陈磊已然成为红人“二混子”背后的隐形CEO,布局着他的漫画科普大业。今年8月,陈磊带领团队到济南为新书《半小时漫画唐诗》签售,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爱好与一时兴起“一拍而合”
  漫画中,“二混子”是个鸡窝头、细长脸、眯缝眼的卡通人。记者面前的陈磊,却与贱痞高冷的漫画形象截然相反,大个子、大脸盘、大眼睛,阳光帅气。
  “‘二混子’就是那种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人,但是这种人其实非常可爱,他有幽默感。对生活不羁,宠辱不惊,心态特别好。我要有这种心态该多好?就起了这个笔名。”陈磊说,这个漫画形象不是为了“半小时漫画”而创作的,2013年、2014年的时候,条漫很风行,“那时主流的风格就是大眼睛萌萌的。我就不喜欢萌萌的,我就不要那么漂亮的,我就要一个看上去贱贱的、丑丑的、有意思的人。”
  试来试去,陈磊发现卡通人物只要有眼睛就很萌,“这个人物设定是自嘲,多数时候混子哥应该是闷闷的、冷冷的、坏坏的,他不需要表达太多的情绪,他眼睛越小越好,最好是没有。”于是,与自己长得不是很像的“二混子”成为陈磊的精神外化,表达着他的生活态度。
  陈磊是啃着漫画书长大的80后,画画也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课本上满是他的涂鸦。上大学后,陈磊成了一个理工男,毕业后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工作之余,爱画画又自带“段子手”属性的陈磊,常常在微博上更新一些日常吐槽的四格漫画,慢慢积聚了两三万粉丝。
  原本陈磊对于历史并没有特别的爱好,因为一个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他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我纯粹把历史当知识,当我把之前搞不懂的历史自己梳理一遍,把原本一团乱麻的历史搞得清清楚楚,我就会特别开心,这种成就感让我陶醉。”
  2014年的夏天,正是热得让人心烦意乱的时候,得了空闲的陈磊在家中舒心地看历史。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爱好的漫画和枯燥的历史结合起来?“我那时还在上班当白领,办公室里男生就喜欢聊聊历史。我发现我的同事、我的同龄人,他们在这些知识上会有一些欠缺。因为他们聊的很多都不对。我就想,能不能把我读到的书、学到的知识,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给我的同龄人也普及普及知识?”
  爱好与一时兴起“一拍而合”,不久后,“二混子”和他的《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红遍网络。
  2015年8月,陈磊辞职专职经营微信公众号“混子曰”,并建立起自己的团队。作为一名知识网红,他将漫画、段子与过硬的知识点混搭,文章通常发出10分钟阅读量就突破10万+。每篇公众号文章平均阅读量超30万,还常常一不小心就轻松破百万。自2017年至今,已出版《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册,《半小时漫画唐诗》2册,《半小时漫画经济学》2册,《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等,且常常三两结伴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不能把历史读成《故事会》
  在一战成名的《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中,陈磊将东周比作班主任周老师,班上的学生一百多。“同学们看老师怂了,胆子肥起来,拉帮结派,打架闹事。正在混乱中,班里的高富帅小齐站起来大喊:‘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周老师了?谁再乱动,谁就是欠收拾!’小齐,来自现在的山东一带,出身高贵,家境殷实,人品又好,最关键的是,居然打起架来,还特别生猛。他这一嗓子下来,大家都心悦诚服,谁也不敢再闹事儿。由于小齐在大家心目中德智体美劳兼备,马上就被推举为第一个班长,从此闹个矛盾或者被隔壁野孩子抢个包啥的,都爱找他主持公道,同时小齐还号召大家一定要尊敬周老师。大家愈发敬重他的人品,结果更没人把周老师放在眼里了。”幽默诙谐、略带调侃的极简文字,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历史交代得清晰明澈。
  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略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陈磊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作品中,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里多败家;大唐盛世开门红;五代十国的历史就像广场舞表演,各小国轮番上阵;大宋打仗常吃亏,但经济繁荣恢复快;元朝中期爱“宫斗”,38年换了9个皇帝……“每一页都有历史段子,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陈磊保持着他的创作风格,而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段子越讲越顺畅,越讲越自在了。
  在最新面世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中,他写道: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代叫后周,非常厉害,可惜皇帝命短,留了个七岁小朋友继位。有一天,朝廷里忽然有人大喊:“啊!契丹人来砸场子了!”一个叫赵匡胤的保卫科科长,立刻挺身而出。他刚刚走到开封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兄弟们“哗”一声掏出一件黄澄澄的龙袍,二话不说就往赵匡胤身上披。赵匡胤当时就怒了:“你们这是造反啊!龙袍这种东西能随便穿吗?”然后他一脸便秘状地穿上龙袍,带着兄弟们跑回朝廷把小皇帝撸了下来。后周就变成了赵匡胤的宋朝。这就是陈桥兵变的故事。
  说历史,历史大师比比皆是,轮不到理工科出身的陈磊。但是陈磊却用他的方式,让生硬的历史知识流行起来了。有很多小读者反馈,看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才喜欢上了历史,甚至能把书里的历史段子背得滚瓜烂熟。陈磊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原本想给同龄人普及知识的陈磊,却意外圈粉他们的娃。2017年开始签售的时候,来了好多小朋友。那时陈磊才知道,受众已经发生了偏移,至少不完全是成年人了。“对于我们来说,这当然是非常大的意外收获,但同时我们的责任也是巨大的。”他意识到,之前写给成年人的用词、用梗,可能需要调整,不说健不健康,小朋友未必都看得懂。为了喜欢他的小朋友,也为了漫画科普之路能长久地走下去,陈磊和团队在设计内容的时候,会以小朋友为重心。“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受众是全年龄段的,但是我们一定会让小朋友也能看。真正有档次、健康的幽默,是全人类的。这对于我们其实是一个蛮高的要求,各个年龄段的受众我们都去认识,然后做出最健康、最好的内容。”
  如何将漫长的历史浓缩到半小时当中?陈磊说,他会抓其中最重要的、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果关系之外的全部抛开。他认为读历史通常有两个误区;一是把历史读成了《故事会》,读了很多感兴趣的专题和人物传记,却搞不清历史的脉络,就像读完《拿破仑》只能看懂他与约瑟芬的爱情故事,一本《拿破仑》被读成了琼瑶小说;二是像历史课本一样,强记知识点,忽略了对过程的理解,读历史就变得毫无乐趣。
  陈磊换了一种读历史的方法,先读通史,学着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把所有的事情连成一条线,去读它的因果关系。他发现,历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广泛连接,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对我来说历史最迷人的地方它不在于哪个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或者哪几年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历史是一条线,是一个脉络。看得清楚从第一年到最后一年的因果关系,我觉得这个才是读历史带给我这个理工男最开心的体验。所以要把很复杂的东西浓缩到半小时,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只要有一根这个逻辑线,那其实它就是半小时的东西。”
  创作中,每一个字、每一笔漫画,要写什么、要画什么,陈磊都严格遵循着自己的逻辑。“我为什么要这样写?比如说我最近在写朱元璋,我的同事问,你写朱元璋为什么不写马大脚?马皇后在这篇文章里只出现一次,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也不会去介绍她,因为她不是主线人物,她是个有趣的人物,但她在我的整个逻辑里面不占位置。这个时候我要去讲她,其实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负担。”
最想做的不是历史,是数理化
  2017年,《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横空出世,迅速在全国掀起“漫画读史”的风潮,90后00后几乎人手一册。今年,《半小时漫画唐诗》《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的相继问世,又将“漫画科普”风潮刮到诗词界、经济学界。
  《半小时漫画唐诗》抛开复杂的注释,丢掉公式化的赏析,从唐诗的创作故事着手,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些千古名句背后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李白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因为朝廷总不让他当大官,内心憋屈;王之涣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立志从军来到边塞抒情,而是因为他的家就在边塞;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少与他的豪华别墅和带薪休假有关;诗圣杜甫前半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狂放青年,后半生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愁苦大叔。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与现实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问题结合起来,解读养老金为什么入不敷出?国家为什么要放开二孩政策?我们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用?买房前需要注意些什么?一部用历史上著名的金融危机事件抖包袱,一目了然地展现经济发展规律:经济为什么突然陷入危机?郁金香怎么成了金融泡沫?什么是明斯基时刻?房价是怎么炒起来的?股票连涨13个月会怎样?原本艰深晦涩的经济学原理顿时变得轻松有趣。
  与《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不同的是,这两个新系列的作者不只有陈磊,还有他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陈磊参与的只是策划定向工作。“这并不是开启一个新的领域,只是把公众号上的一些内容变成了产品而已。除此之外,以后还有可能会有自然科学等内容孵化出来。到现在为止,我最想做的其实不是历史,是数理化。我骨子里还是个理工男,我想把数理化做好,把所有事情都捋得清清楚楚。《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包罗万象,我也很想做这样的事情。”陈磊说。
  陈磊自认为当年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学生,但并不是不爱学习,他挺喜欢数理化,可就是没学好,因为知识没有讲明白。传递知识这件事情能不能换一种形式?“知识真正地说明白了,其实都特别有意思。当年我可能没有找到我的兴趣所在,或者我没有找到方式方法。今天我就想自己再学一学,学完之后用自己的方式再讲一讲,让大家了解到知识真的很有趣,能开开心心地去学习。这算是圆自己当年的一个梦,一个学习梦。”
  如今,陈磊所运营的公众号早已从科普历史拓展到科普全领域。公众号“混子曰”“混子谈钱”“着迷小课”及“混子谈命”,总阅读量超过2.5亿人次。陈磊介绍,他的团队已有40多人,囊括各行各业。不过做文学的不是学文学专业的,做金融的也跟金融学专业没有关系,“大家都是因为兴趣而做,有兴趣跨了界的人才是真爱。就像我不是学历史的,才会对历史有这么浓厚的兴趣。我要把这个给学明白,跟你讲好。如果真是学历史的,我根本就不做这个事情,不屑于做这个事情。”
让大家都尝尝“苹果”的滋味
  当漫画人物蠢萌化、知识阐述段子化成为陈磊及其团队的风格,质疑声不绝于耳。为什么要把这么严肃的知识搞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要把学习变成这么肤浅的一件事情?这些声音没有让陈磊动摇,相反,他非常乐意接受质疑并回应。
  陈磊打了一个比方,有一棵树,上面结了一个大大的红苹果,这个苹果一看就特别香,特别甜,但是它有十米高,一般人够不着。这个红苹果就像是大部头里的严肃知识,都知道它好吃,吃了对身体好,但根据“二八定律”,在任何领域中,只有20%的人会成为精英,他们很幸福,可以吃到这个红苹果,但其他80%的普通人永远吃不到红苹果,只能看着,也就是说,这一类严肃知识只服务于精英。“我为什么不能把这棵树改一改,我这棵树就改成两米。这个苹果可能没那么大,可能是绿的。它的味道可能酸一点,但它是苹果。那我们80%的普通人是不是都可以尝尝苹果到底什么味道,不至于这一辈子都不知道苹果的滋味。我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我把知识的门槛给降低了,让知识不再神秘不再严肃,让80%的普通人也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接触知识并为它着迷。这不是做减法,而是在做加法。真正会去学习的人不会因为我的书不学习了,反而我是把那些原本不学习的人带到了学习的这个圈子里面,这件事情我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在陈磊看来,如今大家的阅读都在碎片化,很难找到闲暇时间去读一本很厚的《东周列国志》。不是大家变懒了,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是时代把时间给切碎了,大家的阅读也被时间逼迫着碎片化。而图像传递信息的效率非常高,他希望漫画科普能掀起读图热,引领一种阅读的新方式。
  娱乐性的内容目前有很多人在做,面对众多竞争对手,陈磊没有焦虑,他和团队仍在按部就班地做着他们认为有趣的事。网络大环境下,容易被各类信息蒙住双眼,跟风创作或是蹭热点是很多公众号的生存宝典。对于热点,陈磊也会蹭,但是怎么蹭、如何蹭?他有自己的理解。
  “明星八卦不跟、花边新闻不跟、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跟,那么跟什么?量子卫星上天跟,引力波出现跟,疫苗事件跟。”热点只是一个表象,陈磊真正要和大家分享的不是疫苗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借用疫苗这件事,向大众解释到底什么叫疫苗。这样的内容,会永远留存,“我只是借用热点这个头套,我真正要解释的是热点背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