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心中牢记“五把戒尺”

2019-11-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沈小平

  要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定力,筑牢从政“压舱石”。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文章指出:“要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把宪法精神、公权属性、公私界限牢记于心,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牢记于心。知敬畏,方能存戒惧守底线。领导干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牢记于心,对法律心存敬畏,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作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是否可行,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法律的后果,自觉当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守护者。要注重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阳光下行使权力和开展工作,立起遵法守法的模范标杆,带动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时刻把纪律的戒尺牢记于心。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党的纪律是一把戒尺,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党的纪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既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也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无论是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组织制度,还是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都需要各级党组织敢抓敢管、动真碰硬,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时刻把制度的戒尺牢记于心。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紧抓制度执行是关键。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老老实实地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做到法规制度怎么规定的就怎么执行,条令条例怎么要求的就怎么落实。对与上级制度相违背的“土政策”“土规定”,要坚决废除。落实法规制度必须“严”字当头,敢于碰硬,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营造敬畏制度、服从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纵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增强震慑威力,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时刻把规矩的戒尺牢记于心。规矩既是约束、准则,也是标准、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身为党的干部,肩上责任重、群众期待高、面对诱惑多,重规矩、守规矩显得尤为重要,在用权、干事、交往上切不可忘乎所以、无所顾忌,必须坚持做到心怀敬畏、心中有戒,把重规矩、守规矩当成一种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论是有明文规定的党内纪律,还是没有明文规定的党内规矩,都要严格遵守,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时刻把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吏为师”的道德心理习惯,官员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领导干部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领导干部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切实管住自己的手、腿、嘴。只有培养涵育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让法律、纪律、制度、规矩、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唯有如此,方能锤炼出“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清醒与定力,筑牢行稳致远的从政“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