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后进村”带进第一方阵,46岁的他却倒在岗位上,王桂亮——

一名村支部书记的初心与担当

2019-11-05 作者: 吴宝书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何乃林

  9月16日,带着未完成的事业,年仅46岁的岚山区巨峰镇西卜落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桂亮因病骤然去世,举村皆悲。
  追悼会上,前来送行的村民把道路两侧围得水泄不通,乡亲父老眼含热泪、悲泣不已:半年前,还见他蹲山头坚守防火一线;朋友圈中,还有他两个月前深夜防台风,留下的“防台就是检验政治站位”的话语;一个月前,他还顶着烈日在工地上光着膀子埋水管……
  历历在目的,更有西卜落村十多年的变迁。
  11年前,西卜落村村子脏乱差,班子人心散,是全区挂号的“后进村”。当镇、村找到在外做生意的王桂亮时,他毅然不顾妻子反对回村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我从小家里穷,村里老少爷们帮了不少忙,现在镇里、村里指望我回村领着大伙干点事,这正是报答父老乡亲的机会。”他说。
  班子威信,在为民办实事中树立。王桂亮回村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引资金把村里的泥巴路改成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为省劳力钱,他连续31天吃住在工地,扛着铁锹打小工、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不久,为改造村办公场所,他又瞒着妻子,给村里垫资近40万元,让破旧不堪的大队院换了新颜。
  “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团结是村班子的生命力所在。回村后,为尽快熟悉村情,王桂亮住进了老宅子,连续好几个星期没回城见妻儿,带领村“两委”班子入户,一点点拉近和党员群众的距离。他坚持公开公正,村里大事小事都经“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实现村级事务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很快,村里风气彻底变了,村班子重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王桂亮敢啃“硬骨头”。2016年,为服务全区重点工程项目幽尔崮森林公园建设,西卜落村需完成30余座坟墓搬迁。在农村,迁坟是老百姓最忌讳的事情,有老人跟王桂亮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同意迁坟”。王桂亮挨家挨户“磨嘴皮子”,妥善布局坟墓安置点,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在全镇率先完成任务。
  2018年,西卜落村被列入美丽乡村,但考虑到上级奖补政策不明,担心铺摊子给村里造成负担,王桂亮工作积极性不高。得知情况后,镇党委书记单独找他谈话,同时安排他到周边乡镇先进村学习。外出学习后,认识到自己观念局限,王桂亮当晚挑灯写检讨,保证“美丽乡村,卜落社区我带头干。”
  他有时也“六亲不认”。巨峰镇青赵线拓宽改造,王桂亮亲姐家房屋处在拆迁范围。因赔偿标准未定,姐姐想让他帮着争取赔偿款。他不但不帮忙,还要求姐姐带头签协议。本家叔叔承包村里林场,到期没续交承包金,他黑着脸二话不说就把林场收回集体。他说,“只要村里我管事,就不允许有占村民便宜、损村民利益、伤村民感情的事发生。”
  一颗公心为民,村民们信他、敬他、服他。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王桂亮全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西卜落村先后获得“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全市首批法治村”等荣誉称号,在镇里考核连续8年位列第一方阵。
  然而,工作中雷厉风行的王桂亮,身体却早已亮起了“红灯”。肚子疼了一两年了,但眼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的王桂亮,硬是拖到今年8月走路都疼得吃力时,才决定去检查。临行前,他带着村干部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嘱咐他们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快,自来水改造9月要完成,贫困户务必再走访一遍……
  谁能想到,临行前,小卖部老板为他煮的那碗面,竟是他在村里吃的最后一顿饭。8月16日,医院体检报告确诊,王桂亮已癌症晚期,且无法手术。闻讯后,一多半村民自发到医院看望他,痛惜不已的村民在走廊上号啕大哭。
  他挂念的自来水改造完成了,他放不下的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完成了,他费心费力送到医院的村民病情好转了……只是这一切,他都看不到了。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但11年来以一颗不变的初心为村民办实事的王桂亮,却在592位西卜落村村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