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临淄

8年完成陶器修复1500余件(套),齐文化博物院文物修复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2019-10-30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10月17日,齐文化博物院陶器修复师齐炳学正在修复无名三足陶鼎。
  □ 本报记者 刘磊 本报通讯员 张伟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重见天日。当我们与展台中保有完整品相的文物擦肩而过时,是否知道它们曾历遍断裂残损和惊心动魄的修复?在齐文化博物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文物修复工作中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他们高超技艺修复的不仅仅是文物本身,更是我们的文化根脉和民族记忆。
  10月17日,早上8:30,齐文化博物院陶器修复师齐炳学如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文物修复室,开始一天的修复工作。纯净水、石膏、竹签等工具都齐备后,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无名三足陶鼎,开始清理表面的附着物。
  “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既然我有技术,就有责任修复它们,让文物‘活’起来。”齐炳学今年71岁,从事陶器修复工作已经整整54年。多年积累的经验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技法,修复工具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清理陶器必须要用竹签,这样做可以避免金属与陶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最大程度保护文物。“清理陶器表面的附着物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随着挥舞的竹签,剥落的是岁月,露出的是故事。”齐炳学一边清理一边对记者说。
  54年间,齐炳学经手的文物不计其数,但让齐炳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对山王庄兵马俑的修复。
  山王庄西汉兵马俑出土于2008年,共发掘兵马俑和各类器物516件(套),完整地再现了汉代贵族生活和车马出行的场景。不是每个修复师都有如此的幸运修复这样重量级的文物,而为了展出需要,对此次修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时兵马俑的器物坑整个坍塌了,很多陶俑被压碎了。有些能修复的修复起来,修复不了的必须按照原样复制,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齐炳学回忆。
  从制定方案到论证再到修复,山王庄兵马俑的修复历时整整一年。齐炳学说:“记得兵马俑第一次展示的时候,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我就在远处静静地望着,特别是看到有不少小朋友很感兴趣,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与齐炳学的经验丰富不同,修复团队中学院派的代表是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王昭。在大学里,主攻瓷器修复的他,初入文物修复室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瓷器的修复和陶器的修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王昭说。
  翻书、调阅资料、向老师傅请教,自打从事陶器修复那天起,王昭就对自己的修复理论进行了“流程再造”。“大破”之后带来的是“大立”,经过几年的实战摔打,王昭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成为文物修复室的后起之秀。在大量的修复工作中,王昭对陶器修复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和陶器的制作者,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当我一层层剥掉附着物的时候,就好像是揭开了制作者的神秘面纱。这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齐文化博物院文物修复室,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为齐国故城遗址博物文物修复室。经过多年发展,修复室现有修复师13人,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的格局。老一代修复人员的经验和新一代修复人员的新理念,在工作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使得修复室的工作环境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近几年,齐文化博物院文物修复室先后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彩绘陶器修复团队合作,完成山王庄兵马俑的修复工作;参加2017(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现场展示陶器修复流程和修复成果,向参会的国内外嘉宾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019年,多次利用齐文化研学课堂,让文物修复工作走向前台,将文物修复工作零距离展现给观众。
  临淄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时至今日仍然埋藏于地下的文物不计其数。自2011年成立以来,齐文化博物院文物修复室已完成陶器修复1500余件(套)。而未修复的馆藏陶器仍有近3万件左右,且数量在不断增加。
  “文物修复工作就是让历史照进现实,我们也将本着一种工匠精神,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文物“活”起来,留住我们齐文化的根脉、中华文化的根脉。”齐文化博物院文物部副主任李林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