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都市扫描

市北区“一次办好”助力推进就业创业

“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2019-10-16 作者: 李媛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媛 宋 弢
    本报通讯员 王恩全 李灿雷

集成服务改善办事体验
  “您好!您申请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及小额担保贷款目前已经在青岛就业网全部提交完毕,两个工作日内您将会收到初审结果。”8月9日,青岛市北区辽宁路街道人社中心,前来咨询创业补贴政策的大学生韩成亮意外收到了这份惊喜。
  “我就是来咨询相关政策的,没想到三个补贴一站式全部办结,辽宁路街道人社中心办事效率真高!”这顺利的办理过程,背后体现的是基层人社部门对业务的最大化“集成”。
  在申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时,韩成亮使用了社保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但是系统总提示没有权限访问。工作人员发现这一问题后,指导他用单位的就业账号登录,但是韩成亮根本不知道单位的就业账号密码。如果不知道该账号密码,日后像社保补贴等很多业务都无法办理,韩成亮犯了愁。这时,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帮助他找回就业账号密码,并用手机号码对其密码绑定维护,即使日后再忘记密码,通过绑定的手机号码就可以找回,不用再跑现场重置了。就这样,他成功地申请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点击提交的那一刻,韩成亮高兴地说:“我以为我又要跑一趟社保局重置密码,没想到街道就可以办理,真是太方便了。”
  按照以往的业务办理流程,韩成亮如果想办理完这三项业务,至少要跑两个部门,准备七八种办事材料,而且办公地点不集中,可能要来回跑好几趟甚至好几天。随着今年7月份创业新政策的实施,辽宁路街道人社中心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开通人社“集成服务”。中心认真梳理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合理利用好青岛就业网和青岛人社APP两大互联网数据平台,设置了由专人负责的自助办理服务区,提供创业、就业信息查询、政策咨询等服务,使群众进一家门,便可一站式办理创业补贴、失业登记、小额担保贷款及社保补贴等各项申报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一门一人办好人社事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建设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北区人社局从去年开始在就业创业服务中,以“应办即办”为原则、“说办就办”为承诺、“一次办结”为目标、“办就办好”为理念,狠抓“一次办好”,通过让群众办事“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在市北区(街道)人社服务窗口全面推行的柜员制服务,就实现了“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人社事”。
  记者在市北区人社综合服务大厅看到,以“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的业务经办模式,市北区人社局在区人社综合服务大厅规划了15个综合服务窗口,各街道人社中心则将原来按业务类别分设的窗口优化为政策咨询窗口和综合服务窗口,任何窗口、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办理各项人社业务,变“多口分散受理”为“一口通收通办”,办事环节缩减了30%,各业务环节用时平均缩短90%以上,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到“一门式”“一窗式”同质同效的人社服务。
  同时,还建立了“即时办结”和“限时办结”项目清单,将面向社会提供的60余项业务全部纳入快速办结范围,街道各项人社业务日办结数量较以前提高了近50%。同时,开辟“帮办代办”窗口,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办”,在区人社综合服务大厅和部分街道人社中心推行双休日服务、午间服务和延时服务,并创造条件增设人社服务自助服务区。目前,市北区22家街道人社中心已基本实现自助服务和柜员服务相结合的业务经办新模式,用“店小二”“保姆式”贴心服务,满足群众自主化、多元化、个性化办事需求。
网上办理模式更便民
  去年以来,市北区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互联网+创业”服务模式,通过推广网上、掌上、自助、窗口等多元化服务渠道,指导各街道业务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反馈、申请材料上门核查的“零跑腿”全程创业服务。
  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已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4508人,同期增长102.9%。
  在推动“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多头跑、重复报”问题的同时,市北区把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服务,对某些特殊情况实行了办理材料“容缺”机制,采用承诺办理制,让办事群众先办理业务后补齐材料,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到目前,今年通过后台审核,实现群众“零跑腿”办理就业登记、解聘备案3万余人次。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公司的兰经理对一次办好的落实深有体会,他表示,就在两年前,一家新单位为员工办理就业手续,需要面临申请就业开户、社保开户、信息录入、现场审核等多重环节,再遇到补办等一些特殊情况,到各区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跑三五次都很正常。这次推进“一次办好”服务,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不出门就能办理业务,对企业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小的节约,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