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个外地媳妇和外地女婿落户耿店村

“棚二代”夫妇返乡务农更具幸福感

2019-09-11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这些天,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的大棚户都在忙着给自家大棚上肥。而在大棚区,如果仔细分辨乡亲们之间的对话,也会听到非本地口音的招呼声。“都上肥呢,咋还有空在外面坐着呢?”张口便是东北口音的刘百祥在赶往自家棚的路上向其他村民打趣道。
  今年30岁的刘百祥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黑龙江绥化。8年前,他与妻子在威海打工相识、结婚。
  “结婚第一年,我还是在外面打工,后来老丈人跟我说,家里大棚都挣钱了,不如回家种大棚吧。过节回家,我跟村里几个年轻人一聊,他们挣得确实不少,所以就开始跟着老丈人学种大棚了。”刘百祥说,他和妻子当时在外打工,每月每人4000元的收入,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就存7万多元。去年,他承包的两个大棚纯收入9万多元。今年,他打算再多承包一个棚。“和过去打工相比,种大棚的时间相对宽松,而且夏天闷棚的时候,我还能抽空出去打点零工。”
  在刘百祥看来,如今在耿店村种大棚不仅收入提高了,还能天天陪在妻子、孩子身边,是件十分幸福的事。
  从河南周口嫁到耿店村的吴雪梅对当前的生活也是十分满意。2013年,吴雪梅在浙江一家工厂任生产线组长,每月收入3000元。结婚后,她跟老公任再勇在外务工的工资加起来达7000元/月,抛去生活及孩子上学的费用,一年下来也就存2万元至3万元。这样的收入对当时的他们而言根本不敢想买房的事。
  “我提出回家种大棚。我老公一开始还想不开,说种大棚不就是种地。我劝他,种大棚时间宽裕,而且与其在外给别人打工,不如回家自己当‘老板’。现在,我们承包了5个棚,忙不过来时还要雇工,成了真正的‘棚老板’。我们光去年的纯存款就有13万元。今年,我们准备再承包两个棚。”让吴雪梅感到生活满意的,除了高收入,还有高品质的生活。吴雪梅告诉记者,村里开展社区建设后,他们也从破旧的老房子搬进了新楼房。“村里买房便宜。城里当时每平方米两三千块钱的时候,我们这里每平方米还不到一千块钱。而且水电暖的价格也便宜,比如暖气,一平方米才5块钱。”
  戏好要靠唱戏人。人走了,村空了,地闲了,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与很多村“386199部队”留守不同,耿店村随着蔬菜大棚逐渐发展,村民的日子越发红火,吸引了村里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又带着人和钱回到村里种大棚创业。
  “2015年以来,先后有56名青年返乡建起了高标准大棚,10多个外地媳妇和女婿落户耿店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棚二代’。”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介绍,耿店村坚持“产业”“家业”两手抓,通过蔬菜大棚做大“产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强“家业”。该村通过争取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了整体搬迁改造,建设了水、电、暖、气齐全的高标准住宅小区,并复垦耕地180余亩,在复垦的耕地上建设了35座扶贫大棚。目前,村民全部住进3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和2400平方米的高标准老年公寓,老式民房全部拆迁。村两委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兴建了文体大院,修建了柏油路网,改造了全村电网,实施了村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敬老院、第一个村级婚宴大厅、第一个村级殡仪馆、第一个村级公墓、第一个集中供暖的地热井,并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和“省级宜居村庄”称号。
  “村里现在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70后、80后、90后占到八成多,包七八个棚,年收入在20多万元的大有人在。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住楼开车,以农民的身份享受市民待遇。”耿店村“棚二代”耿富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