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每分每秒,只为守护平安出行

2019-09-08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更多相关内容见新锐大众客户端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刘贵增

  有这样一群人,每当遇到警情,他们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每当事故双方发生纠纷,他们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管风吹日晒雨淋,交通警察都在路上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史小刚:最能吹的“哨子哥”
  近日,记者在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中大队特勤中队,见到了被辖区居民、过往群众称为“哨子哥”的中队长史小刚。
  “路不畅不离岗”,是史小刚的口头禅。在他看来,在恶劣环境下,警察早早到岗,群众就能多一份安全的保障。去年冬天,一张浓雾中史小刚使劲吹哨子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被网友们戏称为“最能吹的人”。
  一次,一位骑电瓶车的女士送孩子上学,因心情焦急横穿路口,这时对面驶来一辆准备拐弯的轿车,眼看两车就要撞在一起。正在执勤的史小刚及时发现险情,他一边绕开车辆疾奔过去,一边使劲吹哨子。这位女士听到哨音顿时一愣,紧急刹车,惊险地避开了身边驶过的轿车。事后,她专门找到史小刚表示感谢。
  从警多年,史小刚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每天早晚高峰都提前半小时上岗,每周最多休息一天。他还创新思维,合理调整队里的勤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改善了交通拥堵的路况。
  董爱荣:用坚守把自己站成“城市名片”
  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董爱荣,在十余平方公里的路面上一站就是14年,用坚守把自己站成了“城市名片”。
  “‘说理执法’,让城市更有温度。”董爱荣告诉记者,前些年,她在城区一家幼儿园门口执勤时,注意到一名女驾驶员为了方便从绿化带内的自行车道逆行。董爱荣拦下她,指出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女驾驶员反应强烈,大喊大叫不肯承认。董爱荣看了看后座的孩子,轻声说,“不为别的,就算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该遵守交通法规。我经常在幼儿园作安全宣讲,孩子们也都认识我。”女驾驶员脸红了,从此以后董爱荣再也没有在该自行车道看到过这辆车。
  在长期的执勤中,董爱荣摸索出了一套特有的“说理执法”模式:在处理每一次违法、纠正每一次违规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些年来,董爱荣和队员们共处罚5000余人次,教育当事人3万余人次,平均每天有15人次听过她们苦口婆心的劝说。
  “城市这么大,我们这么小,可是因为这身警服,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让交通更顺畅、群众更安全,这就是我坚守的理由。”董爱荣说。
  杜忠厚:让群众时刻将交通安全记心间
  “他们有时间就和我联系,我都是随叫随到。”7月4日上午9点,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齐河大队的杜忠厚,刚刚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讲完交通安全宣传课回到办公室。
  杜忠厚今年59岁,长期在事故一线摸爬滚打,由他经手处理的交通事故有5600余起,却从未发生一起错案。1999年,杜忠厚从事故科调到宣传科工作,他说,“交通事故猛于虎,与其事后亡羊补牢,不如提前把教育、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让群众时刻将交通安全记心间。”
  针对校车交通事故多发现象,杜忠厚决定把交通安全宣传课送到每一所学校。据统计,他和同事行程万余公里,“不落一校、不舍一人”,让8万余师生受益。“花赵小学距离县城开车也得2个多小时。当时杜科长身体不好,但为了学校里的孩子,他仍咬牙坚持跑一趟。”宣传科民警张文宠说。
  杜忠厚还善用大家喜欢的方式宣传,在他的带领下,“齐河交警”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到13万人。“别看我年纪大,这些年轻人玩的东西,我一样也不差。”杜忠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