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宋丰光张锦平:

湖上风来波浩渺

2019-08-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丰光 张锦平 96cm×180cm
  作品局部
  宋丰光 1956年生于山东桓台,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锦平 1956年生于临沂,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倚门回首”清照词意名家创作访谈(三)

□ 本报记者 李可可

二人优秀合作作品选录
  《暮霭图》获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佳作奖,《紫雾》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樨草》获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最高奖银奖,《绿野》获全国第九届美展优秀奖,《秋日物语》获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优秀奖,《秋妆》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并获优秀奖,《夏日》《牧归》《清风》等作品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家提名展,《秋蕴》入选全国第三届画院优秀作品展,《渔家秋歌》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黄河入海流》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人生这舞台,忘忧酒喝得,咏叹调唱得,雨疏风骤也不耽误把盏言欢,每一幕都要投入,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宋丰光、张锦平两位老师就是这种真实的存在。他们的佳话在画坛广为流传,同年同月同日生,同窗同事再同窗(第二个窗是共剪西窗烛),并且常在同一张纸上画画。谁为他们人生写的剧本?真是脑洞大开。
  接到大众日报“约绘”栏目“清照词意”的创作邀请后,两位有奇缘的人以一贯认真的态度和默契的配合,投入到这项他们称为“很重要”的工作中去,于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湖上风来波浩渺》(出自李清照《怨王孙》),以“无穷好”的面貌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记者很乐意记述他们的创作点滴和诗意人生,然而只能于交流中撷取一二,拉开幕布、打起追光,与读者一同探寻他们当下的唯美世界。
  ○ 时间:2019年8月
○ 地点:山东济南
○ 人物:宋丰光 张锦平
○ 事件:与李清照有关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第一幕 张锦平:唯有夏日一点愁
  “今天做着饭,我看到后院的扁豆,风一吹,叶子就把栏杆盖满了。夏季草木旺盛,人的心情应该很开朗,但为什么每到盛夏我都会伤感呢?现在明白了,我自幼恋家,上学的那些年,每到八月中下旬都要面临离家返校,那种不舍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对我来说,夏天的名字就是离别。”

  张锦平老师看上去美丽纤弱,大眼睛非常清澈。她细腻多思的性格,外化出婉约精致的笔墨,那种美,说不具体却沁人心脾。在缺乏注解的尘世间,谁能懂一个女子夏日的忧伤呢?这是属于个体的情愫,如果千年之前曾经有人同样心动并与之呼应,那非李清照莫属。
  张锦平自幼背诵李清照的诗词,深渊与深渊响应,因为懂得,自然相吸。当有人调侃说李清照尖酸刻薄时,张锦平当真不高兴:又没见过她,怎么知道她刻薄?她的诗词与经历,足以证明她内心柔软又大气。
  既然少年时代的离愁,可以在每个夏日都被触发,那么当年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伤感肯定也是真实而持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好在可以找到寄托,类似扁豆花造成的烙印,李清照把它变成了诗词,张锦平把它晕在了纸上。

第二幕 宋丰光:马踏湖边看荷花
  “我在马踏湖边长大,最常见到的就是荷花,最美的也是荷花。我无数次看着小苗从水下冒出来,长大、张开……一直到秋天,变成残荷。夏天蜻蜓停在上面,秋天满湖的莲蓬。一个莲蓬上面,有的籽儿饱满,有的籽儿干瘪,不是那么完美。生活中的东西也一样,残缺是常态,但落在画中也更有寓意。”

  受家乡风物的影响,宋丰光老师对荷情有独钟,尤其爱画荷叶,就喜欢那种风吹叶舞、动态十足的样儿。在之前的“庆贺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中,宋丰光张锦平合作了《马踏湖上的晨曦》,荷叶巨大,荷花招展,色彩浓烈,生命力爆棚。十分擅长色彩的宋老师,写意画常常出现重彩的效果,但这次他选择了灰调子。《怨王孙》所描述的场景发生在深秋——“秋已暮、红稀香少”,画面上白色的荷花只剩了一只,荷叶照例巨大,浓墨增加了厚重感,即使弯折也有气势。
  安静低调的宋老师,笔下却常常带出几分狂野,从用色到笔触都很豪放,沉默中的爆发尤其惊人,这一点,和李清照“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气场颇为匹配,那是绝地一声喊,飞越万重山,生命如荷叶般坚韧,可以低头,却永不丧志。
  残荷之下,静水深流。仔细看,水色淡淡竟然也五彩斑斓,天空是素净的留白,我们看不见霞光,霞光被湖水分解并融化了。
  宋丰光一般不选择老虎、猴子、鹰等动物作为素材,而喜欢鸬鹚之类温和型的。画作是画家的镜子,也体现了画家的选择,画面的营造是一种修行,修行的成果又反射到画面上。《怨王孙》词中正好提到宋老师喜欢的鸥鹭,于是一只振翅的白鸟出现在词人的右侧。细看之下,它的眼睛很特殊,不是圆的,而是拟人的长形。白色的羽毛与李清照的衣服形成呼应,画面自然有了节奏感和延续感。鸟儿不希望词人离去:“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第三幕 张锦平:说不尽、无穷好
  “我很喜欢自己这次画的李清照,尤其满意眼睛和眉毛,这个形象和我们以前画的李清照完全不同。她灵秀善感,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都有细腻的感受,所以她的表情不会太夸张,在安静中有一丝诗意甚至笑意。嘴角微微上扬,增加了甜美的感觉。”

  微笑而满足的李清照,美丽而娴静的李清照,这是属于张锦平的李清照。女词人的传奇个性广为人知,她的愁肠百结已成为标签,然而她也有冲天的豪气和收获的喜悦。她写《怨王孙》的年纪,一说是20来岁,二说是丈夫去世后,总之,算是她相对成熟的时期。流传下来的李清照画像和塑像,消瘦是典型特征,但这幅画中的李清照并不单薄,显得更加健康。“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不算如意的生活中,愉悦感和安全感可能流星般短暂,但她居然及时地抓住了。
  张锦平认为,李清照肯定漂亮,必须用心打扮她。宋代的服饰很好看,张锦平选择了白色的衣料,衬托词人的高洁。就连头饰,画家也加入了“人比黄花瘦”的词意,只是把黄花的颜色换成了淡紫,又美又幽远,轻盈不古板,完成了对画中人多方位的形象塑造。
  那种紫花,张锦平在野外见过,秋天伴着芦苇和荷花在水里开放,随手就可以采到,她喜欢这种天然又细致的事物。但是早年间,为了使自己不那么善感,她也曾写过座右铭如“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人生来周全,也无法彼此取代,那种善感独特又可贵,李清照如此,张锦平也如此。

第四幕 宋丰光:开花就是为了结果
  “为了这次创作,我们专门买了一大堆莲蓬进行观察,莲子实在喜人。开花就是为了结果,不在乎青春老去,因为是必然,都值得。”

  “莲子已成荷叶老”,莲蓬在此处的分量很重,甚至可以成为整首词的目的和结论。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怨王孙》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诵,但略加揣摩,就发现词中的正能量极其充足。词人感受到了水光山色的善意,甚至达到了“无穷好”的地步,最让人满足的是莲子已长成,荷叶可以放心地老去了。何必悲秋?开花不就是为了结果吗?万物凋零的季节,只有心智成熟和眼光长远的人,才会透过萧杀看到希望,这也是宋、张二位老师选择本首词的原因。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画家,他们也在从容地收获果实,并且俯仰皆是。
  《怨王孙》句句正能量,画家斟酌再三,选择了“湖上风来波浩渺”作为标题,以一种更广阔、更客观的胸怀来描述和归纳这次出游,两位画家与词人同行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感受长风的清凉,这湖不叫马踏湖。
  处处都是晨曦中的马踏湖。
幕后 终局:绿野生樨草 黄河入海流
  宋丰光张锦平很早就以充满现代感的重彩闻名画坛,其影响直达海外。后来画风转变,色调却保持了下来。除了独特大胆的用色,二人最擅长的就是对线的把握。他们的线自成一家,介于铁线和高古游丝之间,有结构有厚度,有弹性有张力,有质感也有美感。
  他们联手绘制了无数美妙的画卷,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诸多荣誉,曾经连续四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他们的笔墨,既有《樨草》(获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最高奖银奖)、《绿野》(获全国第九届美展优秀奖)的温柔清新,又有《黄河入海流》(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获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的磅礴大气。两位画家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艺海耕耘,努力把中国水墨、西方视角、古人情操、当代风貌糅合并展现出来,书写之路越走越深、越走越广,正如宋丰光老师所说:“通过书写抒情达意,使得造型上似与不似,视觉上秋润华滋,达到笔随墨运、彩从笔出、墨色交融、直抒胸臆,升华出自然而然的精神世界。”更可贵的是,这个精神世界两人为伴,永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