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县级农展会如何变成农业科技盛会

“五种精神”撑起寿光菜博会

2019-07-12 作者: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家相

  参观人次由首届的20万到近几届的200多万,会期从最初的7天到18天、30天、40天,展位由首届的数百个增加到近几届的2000多个。20届菜博会共创制蔬菜文化景观2000多个,20届菜博会各类贸易额达2300多亿元。这是寿光菜博会取得的部分成就。
  回首过往,硕果累累。20年的寿光菜博会积累、沉淀了“拼搏、创新、创业、奉献、协作”这五种精神。正是这“五种精神”使菜博会,从一个县级农展会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企业认为、农民喜爱”的农业科技盛会。
  菜博会是一项崭新事业。2000年在沈阳果蔬节的启示下,寿光市委、市政府在蔬菜批发市场举办了首届“寿光蔬菜博览会”,一炮而红。第二年在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建起了国际会展中心,成为第二届菜博会主会场,由原来的单纯展示蔬菜样品,增加了实地种植,并在展会名称中加了“国际”,参会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
  第三届菜博会明确提出了“绿色与科技”的主题,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大量展现。第四届蔬菜展示与文化结合,蔬菜艺术景观展现,农业观光崭露头角。
  第五届展会主题在绿色、科技的基础上增加了“未来”,神奇的蔬菜种植前沿技术呈现,被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为年度例会。第六届展会文化增加了首届贾思勰农学理论研讨会、蔬菜艺术节举办。
  第七届首次举办台湾农产品展。第八届之后,功能更加齐全。中国农科技术协会成果展、全国农业节水暨水肥一体化材料设备展、国际设施农业技术交流会等不断加入。每届都呈现闭会难闭馆的火爆场面,参观人次由首届的20万增加到近几届的200多万。正是寿光人这种担当作为的拼搏精神,铸造了“菜博会”这个金名片。
  思路创新,赋予菜博会融农产品展示展销、经贸合作交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丰富内涵,放大了展会效应,聚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20届菜博会各类贸易额达2300多亿元。科技创新,促使菜博会紧盯世界园艺设施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引进、研发蔬菜产业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汇集于此展示推广,蔬菜品种由首届的数百个发展到近几届的2000多个,栽培模式近百种,推广新技术100多项,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提升展览效果,厚植文化底蕴,20届菜博会共创制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蔬菜文化景观2000多个,创建了全国首家蔬菜博物馆,兴建了“田园超市”—采摘园,先后引进、策划、举办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国际园艺设施高层学术论坛、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层次高、影响大的活动50多个。设计施工时间一年零七个月的一号馆,仅用6个月建成使用。在菜博会工作的人员都清楚,一年到头很少有星期天、节假日,上一届展会闭幕就是下一届筹备的开始。正是这种执着的创业精神,成就了菜博会的发展。
  菜博会立足于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展会不仅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看点”和“卖点”,还增加了充实的“听点”。定期义务举办农业科技大讲堂、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向农民零距离传授各种信息、技术,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历届菜博会,农民成为参会主流,占60%以上。群众称菜博会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