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城区周边频现观鸟“网红地”

东方白鹳“进城安家”

2019-07-11 作者: 资料片 来源: 大众日报
  白鹭在湿地飞翔。(资料片)
  □记 者 贾瑞君 李明
   通讯员 布乃滨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近日,东营市摄影和观鸟爱好者在距离东城以北7公里处发现东方白鹳,它们筑巢于附近一根电线杆顶端,有2只成鸟,成功孵化3只幼鸟,这是东营市首次在城区附近发现东方白鹳筑巢育雏。记者在鸟巢附近看到,该处水域广布,环境较好,东方白鹳只是这里栖息的多种涉禽之一,此外还有白鹭、灰鹤等多种鸟类,数量有数十只,堪称东营市的又一处观鸟“网红地”。
  据东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东营城区周边共有东方白鹳营巢3个,其他两个分别在东八路、西城以西。此外,在南二路雪莲剧院等水域附近,也越来越频繁见到前来觅食的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世界濒危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栖息在黄河三角洲沼泽、湿地等区域,多被见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占巢、繁殖。目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东方白鹳数量已达1600余只,占全球该鸟类总量的1/3以上,今年繁殖数量达300余只。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国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东营市因此在2010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
  现如今,这一珍禽已不满足于保护区范围,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开始“洗脚进城”或“近城而居”。东营市观鸟协会野外考察数据显示,今年东营市境内,东方白鹳在自然保护区以外范围内营巢总数达到了60巢,而今年在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东方白鹳共计105巢。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繁殖数量,首次突破了三分之一以上。
  “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水系绕城,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鸟儿“进城”,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以前,东方白鹳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繁殖主要选择在黄河两岸、黄河故道等地,从今年开始,已经有3巢以上东方白鹳在接近城区的地方繁殖。”东营市观鸟协会负责人郭建三说。
  湿地是东营市的优势自然资源,全市湿地有5类14型,总面积687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龙头,东营启动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加快立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10月25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东营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城市。
  自2002年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利用黄河调水调沙时机,为湿地补给淡水,以蓄淡压碱等措施对退化湿地进行修复,改良保护区土壤,为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鸟类提供天然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对维持黄河口地区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又实施了生态廊道建设,为“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中的一部分,动用土方26万方,完成景观提升水道开挖及南北路东侧150公顷芦苇复壮,形成芦苇簇微地形,增加景观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东营市整体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东营市采取多种形式保护湿地。目前,全市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海洋特别保护区5处,在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处,省级湿地公园(试点)9处,水源地保护区7处。同时,开展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有效恢复大汶流、黄河故道等区域湿地35万亩,成为全国湿地恢复最有代表性的区域。通过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东方白鹳等许多候鸟变为留鸟,并大量繁衍生息。
  湿地的持续保护和修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安家”。目前,东营市湿地鸟类384种,约占全国鸟类21%,该市也成为世界两大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过境鸟类达百万只,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随着城区公园、水系的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也进一步优化,东营城区及其周边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栖息。据观鸟爱好者的观测,“现在在利三沟水系内能见到几种鹭,而城区周边的金湖银河、广利河等地,则有天鹅、小鷿鷈等多种水鸟栖息”东营城区内及其周边的水域、湿地有越来越多的白鹭、野鸭、天鹅等过境或者栖息,也因此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观鸟“网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