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张仲亭:弘扬国学 书写经典

2019-07-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仲亭书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
  2009年,张仲亭所书杜甫诗《望岳》出现在 中国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上
  张仲亭书陶渊明诗《饮酒》
  张仲亭书杜甫诗《春夜喜雨》
  张仲亭书蒲松龄诗《古历亭》
  张仲亭书赵孟頫诗《咏趵突泉》
  张仲亭书王维诗《山居秋暝》
  张仲亭书胡缵宗诗《咏趵突泉》
  张仲亭书孔子《礼运大同篇》
  岁月如歌。对书法家张仲亭先生来说,这十年的岁月亦如一幅缓缓展开的书法长卷,书写着一路走来的思考与感悟,记录着墨田耕耘的辛劳与收获。

  《望岳》一出天下名
书法之路启新程

  “十年”长卷的开端,是一幅气象正大、俊逸洒脱的《望岳》书作——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在这举世瞩目的开幕盛典上,“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法作品,徐徐地呈现在碗幕上。这幅作品,正是张仲亭所书杜甫诗《望岳》。回忆起10年前的这一幕,张仲亭先生心情依然激动,自己的书法作品被如此重大的场合采用,表明了社会的认可,这是莫大的光荣。
  《望岳》一出天下名。《望岳》,成为张仲亭书法艺术生涯的璀璨亮点,同时也成为承续家学从艺数十年并已卓有成就的张仲亭的又一个新起点。2009年之后,他不知应邀书写了多少幅《望岳》,这幅“端庄杂流丽”的书法作品走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每一次书写,张仲亭先生都心存虔敬、充满激情。他说,钟情于《望岳》,不仅因为《望岳》成就了自己,更因为这是山东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除《望岳》外,泰山碧霞祠内的道家对联书法亦出自张仲亭先生之手:“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来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被千万人所观赏咏读。
十年砥砺笃志前行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岁月的“十年”长卷里,陆续记载着张仲亭精心策划举办的一系列重要活动:组织“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型书展,力邀全国一线名家,一起用书法“写生”齐鲁大地、宣传山东文化,并出版作品集;策划“历代名人咏天下第一泉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策划“历代名人咏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书法展”并出版作品集……这些活动,大力宣传了齐鲁文化——尤其是济南的泉文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十年”长卷里,当然还记载着张仲亭在书法创作上的探索和实践:《张仲亭书济南七十二名泉诗》《张仲亭书历代名人咏济南》《张仲亭书<论语>》《张仲亭书<道德经>》《张仲亭书<金刚经>》《张仲亭书<弟子规>》等书法专集,以及《论语》《金刚经》《道德经》各五千言小楷结集出版的《三经楷范》。这些以书法为载体,宣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品,得到书法理论界的重视和推崇。
  “十年”长卷里,还有一系列重磅展览:2016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了“大道之行——张仲亭书国学经典作品展”,同年12月25日在北京国艺美术馆举办了“激扬文字——张仲亭书国学经典作品展”,年底再度成功进行了《激扬文字——张仲亭书毛泽东诗词》作品集及创意活动。数次晋京展引起业界良好反响,并得到学术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十年”长卷里,还有着这样的记录:2018年,张仲亭书法作品“《论语》仁句选录”入驻尼山圣境大学堂,2211字阳文镌刻在金丝楠木立柱之上。在9月份召开的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张仲亭书“关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系列讲话”作品受到了中外学者的赞誉。
  十年砥砺笃志前行,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这十年,张仲亭以书法艺术为载体,书写时代,传承经典,为业内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有理论家认为,应该用“张仲亭现象”来解读这位当代书法家近十年的艺术历程。正如《人民日报》2017年7月20日刊发的《张仲亭:期待为经典插上翅膀”》评论文章所讲,他以书法为载体,为国学经典插上艺术的翅膀,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更为书法艺术形式与国学经典内容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探索了新路子,他是书法界的光荣和骄傲,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更广大、影响更深远。
扎根传统汲取营养
书写时代传承经典

  中国书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保护和传承,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责任,而且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那么,能为中华文化争得荣誉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书法呢?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在哪里?书法应该怎么写、写什么?作为一个书法家,该怎么去做?
  在接受采访时,张仲亭先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就在它的历史传承中,就在各种社会和公众空间的展示中,就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要使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首先要满足可识、可读性的要求。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即使书法水平再高,也谈不上什么生命力、艺术性。历代传承下来的书法经典,无一不具备此前提。但是,书法也有自己的要求,它有“法”在里面,它的传承性、技术性、艺术性要求很高。书法家需要真正沉下心来,扎根传统汲取文化历史营养,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创作出为当代大众所认可和欣赏、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书法作品。用书法来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则是一条传承和超越的正途。
  从艺多年的张仲亭先生一直保持谦逊和低调,从不因名满四方沾沾自喜,他欣慰的是自己一直在研究和学习,一直在进步,一直保持着清醒饱满的创作状态。他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书家必须以作品说话,为民众服务。书法家的成就,不在写得多么好、润格多么高,而是为社会、为百姓留下纪念、为文化作出贡献,为时代书写华章!
          (霍晓蕙 管忠田)


  张仲亭 1947年生,山东济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自幼酷爱书法,用功极勤,其楷书从晋唐入手,上追“二王”,取之遒美俊秀、含蓄多变,集诸家楷书之长,古雅厚实又不乏雅逸之趣。在常年研习楷书的基础上,涉猎多种书体,草书取魏碑的自然高雅、生动飘逸,行书则取道苏轼、黄庭坚的从容娴雅、聚散收放,经过数十载的心追手摹,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其书法以小楷见长,中国第十一届全运会“大碗幕”《望岳》为其代表作品。
  张仲亭把书法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一是着眼于如何写好中国书法,使之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又能让大众看得懂,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习书数十载,依然坚持学习传统,读帖、临帖,书法水平日益精深;二是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书法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