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西海岸

五年砥砺奋进路劈波斩浪向海行

青岛西海岸新区谱写发展新篇章

2019-06-19 作者: 张忠德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李伟 报道   ◤这五年,西海岸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人才、项目等高端资源加快集聚,活力迸发、风生水起。图为西海岸城市风光。
  青岛西海岸新区。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在2014年6月3日这一天,因为这一个崭新的名字而被世人瞩目。依海而生,凭海而兴,千古琅琊古郡因新时代而绽放新颜。
  五年,西海岸新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17亿元,年均增长10.9%;引进产业项目1470余个,总投资1.27万亿元,百亿级大项目达到40个,500亿级项目6个。
  五年砥砺奋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实践,迈向高质量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脚步坚定不移。一座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劈波斩浪而来。
  □ 本报记者 张忠德 宋 弢 
    本报通讯员 李 亮

区域活力迸发
引来风生水起

  回望这五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人才、项目等高端资源加快集聚,西海岸活力迸发、风生水起。
  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17亿元,年均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62.7亿元,年均增长10.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3%。
  高质量发展不能依靠增加投资、规模扩张以及外需拉动的传统高速增长方式,必须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人才为首要资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西海岸新区在全省率先创新“双招双引”联动工作机制,成立招商中心、招才中心,面向全球集聚高端项目、高端人才。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挂图作战”,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470余个,总投资1.27万亿元;出台“梧桐树”20条人才新政,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2人。
  《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60余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成功举办;凤凰之声大剧院、星光岛大剧院建成启用;成功举办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 打造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高水平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等高端论坛和赛事活动60多个……而今,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这闪亮的四张“国际名片”,让西海岸走向世界。
  一路前行,经略海洋、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在西海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距青岛约120海里、距日照约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所在海域,国内首次实现的深远海大规模养殖三文鱼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0年底,第一批养殖三文鱼上市,届时将丰富中国人的餐桌。”山东深海冷水团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飞说。
  这是西海岸向海经济的一个缩影。
  海洋传统产业走向远海,海洋新兴产业走向深海,海洋服务业走向陆海统筹。五年来,西海岸海洋生产总值由491亿元增长到1182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9%。
  打造新优势,必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何来?深化改革是关键。
  紧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西海岸率先启动新旧动能转换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等“十大工程”,引进总部项目77个、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等,辐射带动西海岸西部农村加快发展。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12个特色小镇,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3个。
改革大刀阔斧
开放蹄疾步稳

  51项区级重点改革接力突破,54项改革国家和省市试点不断深化,15项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
  率先全面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全国领先;《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正式实施,百余项省级、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下放;全面开展机构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改出效率、改出干劲、改出实效。
  开放的大门敞开,合作不断扩大,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封关验收,获批全省首批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8056亿元。
  2014年—2019年3月,累计中方境外协议投资总额61.54亿美元;2018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达38.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
  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十大功能区成为西海岸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
  青岛开发区开辟新战场,12平方公里的新动能产业基地和76平方公里的转型区加快建设;前湾保税港区实现全域封关运营,五项国家级政策试点落地;董家口经济区加快建设国际深水港、循环经济区和绿色新港城;国际经济合作区从原来的无道路、无配套、无企业的“三无”地带,崛起为西海岸北部的一座国际化生态新城;古镇口融合创新区规划建设“六大中心”,既是工作机构,又是融合平台;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创建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影视文化、智慧科技、休闲旅游三大产业板块,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0亿元、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海洋高新区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的青岛世界博览城建成启用,是全国首个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建设绿色硅谷科技园、中荷农业研究院中国总部等高新农业项目,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30万农民增收致富;交通商务区青岛西站及换乘中心投入使用,国家级综合客运枢纽和高铁商城雏形初现。
  今日西海岸,城乡区域空间不断拓展,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纵横联动中渐趋形成。
城市日新月异
百姓幸福满满

  发展理念要新,现代化建设要加快,日新月异的西海岸愈加时尚大气、独具魅力。
  伴随着“一核双港、十区联动;生态基地、轴带贯通;组团发展、产城相融”的城市格局全面展开。西海岸实施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2000多个,是前10年的项目数量之和;累计基础设施投资1600多亿元,是前15年资金投入的总量。新建、改建道路343条;地铁13号线、青盐铁路通车运营,地铁1号线、6号线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迈入“双铁时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投资100亿元,清理恢复自然岸线137公里,重塑世界最美海湾。景色变美、产业升级、百姓受益,五载光阴流转,西海岸以超前的意识和果敢的行动,筚路蓝缕,奋发作为,绿了山川,清了海水,富了百姓。
  关乎百姓福祉,人民充满希望。西海岸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恪守为民情怀,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五年来,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3所,是西海岸获批前20年的总和。2019年,开展“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解决各类问题12万多个。
  加速集聚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突破千亿元。建成“城区三公里、镇村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各类文化场馆80余家;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荣获“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打造“一核多元”共治格局,建设智能信息平台,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和优秀城市;坚持重拳打击犯罪,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年均超过98%;在全国率先构建安全生产法治体系,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食品安全先进区。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便是这座城市触手可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