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9-06-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威海市总工会
精准扶贫撑起“保障伞”
  □彭辉 夏丽萍
  
  威海市民张先生的妻子因突发脑出血住院,花费了50多万元医疗费,巨额的费用差点压垮这个家。万幸的是,除了大病医疗报销外,因为妻子参加了威海市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又报销了4万多元。最后算下来,张先生家里只负担了不足8000元的医疗费。
  在威海,受益于威海市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的还有很多困难职工。这项工程在威海实施10年来,累计参保职工237万人次,互助金规模达1.184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理赔7.79万人次,赔付1.2亿元,极大减轻了参保职工负担。2012、2013连续两年,该工程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评为“威海市优秀工作成果”;2014年,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创新奖”。
  2009年,威海市总工会通过对建档困难职工调研发现,因职工本人或亲属发生重大疾病、医疗费用高额支出给家庭带来严重经济困难的占到困难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因病致贫已成为导致职工困难的第一大诱因,解决好患病职工的医疗保障成为困难职工家庭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9年,“威海市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程”(后更名为“威海市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工程”)正式启动。该项保险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平时我帮人、难时人帮我”的理念,将所有互助基金全部用于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为广大职工的健康提供多一道保障。“无病我帮人,有病人帮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爱心互助保险推出第一年,参保职工为6.1万人,今年参保职工已经突破45万人。
  10年间,保险政策不断调整,职工获得实惠越来越多。2013年,威海市总工会调整保险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36元调整到50元,并放宽理赔标准,年内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范围内的费用达到一万元的即可报销;2014年,将起付线下调到8000元,报销比例调整为65%—70%;2015年,为满足部分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需求,增开了住院津贴项目,职工因病住院每天可以享受20—40元不等补贴,同时给予意外伤残和意外伤害补贴;2016年起,在住院医疗和住院津贴两个保障项目上分别为每位参保会员补贴10元和9元;2018年,免费为困难职工家庭和困难女职工量身打造专项保障计划。
  补助一个、温暖一家、影响一片。10年来的实践证明,威海市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工程是威海市总工会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有力举措,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职工的医疗负担,为他们撑起一把“保障伞”。“为了提高服务效能,今年我们全部采取网上参保的方式,同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把将来实现职工网上理赔变为现实。”威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于丽说。


巨山街道扶贫基地瓜果飘香

  初夏时节,枣庄市薛城区巨山街道大吕巷村扶贫项目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在大棚内采摘西瓜、西红柿。
  大吕巷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66人,巨山街道引导该村盘活闲置土地,发展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政策补助、龙头带动、联村共建”的产业扶贫之路。
  街道统筹整合大吕巷村、黑峪村资金资源,以大吕巷村党支部为主体,利用该村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以及瓜蔬种植技术成熟等有利条件,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通过征求贫困户意见、村级民主评议、公开公示、街道审核、区级评审等程序,统一建设了规模大、效益好的温室大棚扶贫基地。
  为规范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及项目收益稳定,街道推行“五权”分置。产业项目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经营权经村级评议后,统一将14个大棚租赁给山东杨树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和管理,街道加强对项目资金和运营的监管,村级扶贫理事会全程参与项目运营监督,每年收取8.5万元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全部用于扶贫进行二次分配。收益的70%用于贫困户增收脱贫,30%作为村集体扶贫发展基金用于扶贫公益事业,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受益权。按照一般贫困户、深度贫困户的标准每户发放扶贫补贴1200元至2400元不等,带动和巩固了大吕巷村、黑峪村贫困户增收脱贫。 (李自发 孙晋强 张环泽)


巨山街道光伏照亮脱贫路

  “光伏收益在家就能坐等收钱,真是太让人感动了!”日前,枣庄市薛城区巨山街道东巨山村贫困户高兴地说。
  巨山街道党工委把发展光伏产业和脱贫攻坚捆绑在一起,加强与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多渠道争取资金,扩大光伏扶贫项目资金来源,扩大贫困户帮扶范围,精准到户,让阳光照亮贫困户的脱贫路。如今贫困户可以在家坐享阳光收入,每年可享受到光伏发电收益800元。
  巨山街道光伏扶贫项目涉及黑峪、东巨山、小吕巷、大吕巷、高楼、来泉庄6个村。为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街道经过调查研究,与区扶贫办、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供电公司等单位多次考察调研,在6个村建设了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设采取扶贫资金+保险公司+合作社+光伏电站新模式,共利用扶贫资金81万元和村自筹资金95万元,在6个村村委会屋顶和部分农户房顶建设光伏发电电站241.8千瓦。在资金投入上,贫困户不掏一分钱,直接受益。光伏发电扶贫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既解决了无劳动力贫困户的脱贫难题,又有效解决脱贫再返贫问题,
  为确保光伏扶贫收益惠及贫困群众,街道在各村均成立了光伏发电合作社,负责光伏电站建设、管理、发电收益分配,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收益分配合同。目前,光伏发电项目已带动贫困户82户196人,年人均增加收入800元。
  (李自发 张环泽 孙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