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单县偏僻的村庄也在发生“环卫革命”——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 天天心里敞亮

2019-06-06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关注农村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傅子栋 刘厚珉

  “没想到在大城市都难以做到的垃圾分类,居然在这个偏僻的村庄做好了。”这是中央党校教授刘忱,实地调研单县农村垃圾分类后的感慨。
  单县农村垃圾分类是如何做的?长效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带着问号,记者到单县农村一探究竟。
  6月3日,我们见到周凤云时,她在院子里吃着半块饼干,手里拿着包饼干的小塑料袋,准备出门扔到不远处盛“不可沤垃圾”的绿色大桶里。在她家的厨房门口,有一个白色的小垃圾桶,里面盛着菜叶、果皮、蛋壳等“可沤垃圾”。记者翻看,没有一点塑料、玻璃等“不可沤垃圾”。周凤云的院子,地上没有一点垃圾;房子里,窗明几净。
  周凤云笑着说:“俺村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生活环境变好了,蚊蝇比以前少多了,也干净了,俺天天心里很敞亮。”
  周凤云所在的村,是单县高老家乡张武楼行政村朱庄自然村。记者在村里转了转,大街小巷,干干净净。村文化广场旁的池塘里,荷叶亭亭玉立,不时有蜻蜓落在上面。清风拂过,杨柳依依。
  过去垃圾乱堆乱放,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最直接原因。2018年6月,单县县委、县政府把朱庄自然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源头抓起,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沤垃圾”和“不可沤垃圾”。每家一个白色小桶,用来装“可沤垃圾”,主要是剩饭剩菜、杂草树叶等易腐烂垃圾;三四家一个绿色大桶,用来装“不可沤垃圾”,主要是塑料、玻璃、废弃金属等不易腐烂垃圾。“可沤垃圾”每天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运至村外固定堆放处进行沤肥返田,“不可沤垃圾”则由保洁公司运至县城垃圾发电厂转化利用。
  记者翻看一个盛“不可沤垃圾”的大桶,里面是塑料、玻璃等,没有一点瓜皮、菜叶,没有一点水。“关键是通过引导,村民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很有必要,人人参与,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形成习惯后,生活环境变好了,村民受益了,更加维护整洁的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朱庄村干部郑和强介绍。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单县在全县农村推广了垃圾分类。龙王庙镇刘土城村,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街长制”。由群众选出一批老党员、责任心强的村民作为“街长”,负责管理和监督街道卫生和沿街住户的垃圾分类,街道环境治理步入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由此推而广之,实现了“五清理一规范”,即清庭院、清厅堂、清卧室、清厨房、清厕所和规范生活方式,形成了居家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开始实施时,有些群众不认同、不配合,但通过村干部的倡导和带头,人人参与进来了。刘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启说:“刚开始时,有村民往大桶里倒‘可沤垃圾’,我们村干部就把垃圾倒出来,不嫌脏不嫌臭,用手一点点把‘可沤垃圾’捡分出来。有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就没人再掺和着倒垃圾了。俺村里,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6、7岁的娃娃,都知道垃圾分类。那天我到刘洪聚家去,见他的6岁的孙子吃苹果,吃完苹果就把苹果核放进小桶里了。”
  以垃圾分类为契机,单县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印制了“文明实践钞票”,发给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义务打扫卫生的村民。村里根据每户获得的“文明实践钞票”的多少,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季度评选“红旗文明实践户”,并在年底评选“文明富豪”。
  “不进行垃圾分类,就建不好美丽乡村。”单县县委书记穆杰介绍:“单县实行垃圾分类后,农村垃圾量减少了约2/3。这一做法简单有效,对农村垃圾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就近化处理。也降低了垃圾运输、处理成本,还改变了村民生活习惯,村民自我保洁意识普遍增强,人人动手改善生活环境,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