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孔子故里劲吹好家风

2019-05-23 作者: 姜国乐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梅 花 曾晖

  “老大张万仁,老二张万义,我家几个兄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5月14日,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家风展览室里,村民张万安指着墙上的全家福如数家珍地介绍,老辈们用起名这种质朴的方式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也延续着张家的家风。
  为使好家风带出好民风,武家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门建起家风展览室,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听故事、做总结,把一个个几近遗失的“祖辈叮咛”重新拾了起来。曲阜相关单位一方面把全市志愿者搜集来的“叮咛”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晒”出来,供人学习;另一方面结集整理为《孔子故里好家风作品选》(两册),用于日常的家风巡讲。
  “开始还觉得这些家风展览、巡讲都是‘大呼隆’,没想到俺儿真有了变化。”武家村村民刘丽说,她22岁的儿子不管出入从不打招呼,可看了身边人的家风故事,“爸”“妈”“我回来了”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从儿子嘴里说出来,叩击着刘丽两口子敏感的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家风建设是应有之义。”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表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曲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哪发力?从家开始,既务实,也是责任和担当,而抓手和着力点就在于志愿服务。”
  搜集整理老家风是传承的前提,培养孕育新家风则是发展的需要。
  5月16日下午,尼山镇东官庄希望小学广场上又响起了铿锵的诵读声,和着悠扬的乐音,52对母子(女)用一个个捶肩、抚头的表演动作,
体验着《游子吟》的内涵。
  东官庄小学地处尼山腹地。回忆起2014年初到学校的情形,校长许良说,那时候孩子们见到陌生人就躲得远远的,多数家长长期在外务工,不咋把教育当回事。
  许良有个生动的比喻:学校就像是口井,孩子们则是井里的青蛙,直到“母子传承国学”活动进了校园,那个爬出井底的“梯子”才算是伸了下去。
  为科学孕育新家风,曲阜市妇联成立了由热心志愿者和教育机构组成的家风传承服务队,广泛进入偏远乡村,围绕兴趣培养开展“母子传承国学”活动,致力于提升孩子社交能力,重塑家长的家庭教育认知。
  5月18日,2019“亚洲文明互鉴 外国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尼山镇圣源村,东官庄小学四年级学生杜善秋参与到节目展演中,还大胆开口和国外记者用英语交流。
  从有时间出去多赚俩钱,到有时间多陪孩子看书、外出;从觉得参加文化活动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到把每一次的表演都当成孩子开拓视野的宝贵平台……深山里的孩子在变,家长们也在变,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家庭观日渐成型。
  家风建设是曲阜市引导志愿者发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侧面。除家风传承服务队外,曲阜市还成立了包括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明传播、文化惠民、青少年教育关爱、科普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等在内的8支市级志愿服务分队和专业志愿服务队,加之志愿者协会等十余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该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