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淄博特色板块

双招双引,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2019-05-08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4月24日,淄博市现代高效农业“双招双引”系列活动周拉开帷幕。连日来,市政府与省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博山猕猴桃发展论坛、七河生物·第二届中国(淄博)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食用菌国际合作论坛、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高峰论坛、2019院士专家进临淄等一系列活动,为淄博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淄博特色板块提供强大支撑。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整合优势资源
发挥人才科技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到,活动周期间,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孙玉贤、刘鲁民、张永明及其科研团队,山东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50余名专家博士参加活动并作学术报告;达成合作项目20余项,吸引外来投资1.5亿元以上。
  据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坤隆介绍,淄博市政府与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突出整合优势资源,着力发挥人才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合作领域广泛。在合作方向上,聚焦主导产业,提高发展质量;聚焦科技创新,打造振兴样板;聚焦招才引智,助力人才振兴;聚焦“新六产”,促进融合发展。在合作内容上,组建高端智库;创建研发平台,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申报国家、省级科研推广平台,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泰山学者工作站;开展项目合作,联合申报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做好科技推广,做强粮食、蔬菜、林果、畜牧等主导产业;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创新机制模式,协同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
  经过精准对接,精心推选,已确定淄博市与省农科院第一批拟合作项目12个,涉及省农科院下属9个院所的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1人。
  在临淄区,淄博市高光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赵振东签约,共同建立一个院士工作站,为该公司全封闭循环智慧农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高端智库支持。
融入“一带一路”
小香菇走上大舞台

  为期3天的七河生物·第二届中国(淄博)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食用菌国际合作论坛,邀请了美国、德国、日本等30个国家100多位国际友人及国内800余名专家、企业家参加,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香菇产业最新研发的大批专利及获奖技术、创新产品,并安排了专题座谈会、主题报告会、项目推介会、产品展示展销、参观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内容。
  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加工、销售、出口业务。目前,拥有2000余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有香菇日光温室700余栋,香菇工厂化生产车间30000平方米。年产香菇菌棒5000万棒,出口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日产鲜香菇30吨,销往青岛、济南、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各大超市及批发市场,备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实现了“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带动国内农民致富,还能通过雇用国外当地的农民,带动农户进行食用菌栽培,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为公司在国外的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积极的环境,努力将“七河”品牌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目前,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生产运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中心,以合作社为纽带,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进行食用菌生产种植,与农户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企业在实现规模化经营后,管理必然要植入工业化的理念,与资本牵手,持续创新,七河生物下一个战略规划是全球化。”七河生物总经理苏建昌说,伴随着在日、韩、美等地投资的成功,七河生物已把眼光投向欧洲,目前已经在德国、西班牙、波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
  对于承办此次“七河生物·第二届中国(淄博)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苏建昌信心满满,他相信通过大会,一定能吸引全球行业同仁的眼光,让来自国内外的参会参展代表了解中国香菇产业,让七河生物誉满全球。
农业发展源远流长
现代高效农业呈良好态势

  据淄博市委常委、秘书长毕司东介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著作《齐民要术》就诞生于淄博。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淄博特色板块,先后建成优质专用粮、蔬菜、水果、畜牧等10个特色经济区,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必将为淄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支撑。
  目前,淄博市现代高效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耕地面积315.3万亩,人均0.74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户76万户,农村承包土地面积243.9万亩。 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1亿元,粮食总产量139.2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3元,增长7.8%,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和GDP增幅。
  实施“百企建百园”工程,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三园一体”,用3年时间新建、提升“三园一体”100家。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建立乡村产业振兴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43个。同步开展国家、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工作,努力实现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
  聚力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获农业科技成果60余项,其中蓖麻育种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育小麦、玉米、蔬菜新品种20余个,30余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外观设计发明专利。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循环农业示范市。沂源苹果、山东黑牛分别入选全国、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沂源苹果、得益乳业等33个品牌入选山东省前四批知名农产品品牌,数量居全省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