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支招献策 助推山东核能发展

2019-04-30 作者: 许红波 左丰岐 整理 张楠 摄影 来源: 大众日报
叶奇蓁   王乃彦   郑健超   于俊崇
  
  科学论证 周密规划
分步实施 确保安全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

  核能是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大支柱之一。从中长期来看,要显著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氮氧化物、未燃烃、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核电是以安全、高效、清洁的方式供应能源,同时又是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现实选择之一。山东省委、省政府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发展核电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攻方向,是一项非常英明的决策。
  从秦山、大亚湾核电站起步,我国核电已安全发展了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经济强省,山东发展核电具有基础好、起点高、空间大的特点。在谋划和推进核电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科学论证、周密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安全”的方针,统筹推进核电建设与核能在工业供热、城市供暖、海水淡化、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多元化利用,让核能造福于民;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与配套产业发展,在科技研发、技术改进与创新,解决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统筹推进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核电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核技术是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的钥匙
□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乃彦

  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视核电发展,这是一件大好事,是非常好的机遇,充分体现了山东各级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和信心。我建议山东省在谋划和推进核电项目、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把核技术应用作为重点方向。在核技术应用于工业、农牧渔业、食品加工、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方面,山东的监管部门和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在很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的基础。
  希望山东省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胆地发挥核能作为绿色能源的作用,将核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让核能在更大范围内造福群众。这几年,我经常来山东,看到山东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相信核能、核技术的开发应用一定会让山东更美丽。
发挥后发优势
建设全球核电技术高地
□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健超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局出发,研究部署全省核电发展工作,这是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核电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在谋划推动山东核电发展的同时,要看到电力生产只是燃煤消耗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煤炭用于工业供热、城市供暖等领域,要在这些领域推动核能的多元化应用。山东核电起步晚、占比小,但具有后发优势。要依托已有的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省内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力量,充分吸收国内已有三代核电机组建设、运营经验,结合山东实际,对已有三代核电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使山东成为全球三代核电技术的高地,带动核电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科学布局 稳妥推进
告别“燃煤总量第一”
□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俊崇

  核电建设可以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宝贵机遇,相关市在谋划项目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时候,要做好深入调研,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实施差异化,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
  省内制造企业向核电装备领域转型前,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内已有产能情况,对进入门槛、自身能力作出科学评估,瞄准一些真正卡脖子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制约核电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要在已有产能基础上重复建设,盲目增加产能,形成新的过剩。核设施维修保障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建议山东本地企业重点在这个领域寻求突破。
  山东淡水资源匮乏,尤其是沿海地区淡水匮乏问题十分严重,利用核能小型堆开展海水淡化、清洁供暖、工业供热、乃至核能制氢应当成为山东发展核能产业的重要方向。希望山东在系统推进核电、新能源发展方面探索出一些新思路、新模式,摘掉“燃煤总量第一”的帽子,让山东的“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坚持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后来居上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卢宏田

  山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山东电力系统工作了28年。历史上山东曾经三次酝酿启动核电建设: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1994年,这是第三次。有人说山东的核电建设“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我觉得没关系,因为机遇还有、现在就是,好事多磨、后来居上。我知道山东人的秉性,只要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成。
  这次启动核电建设与以往不同,是在海阳核电一期已经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再出发。省里从顶层设计入手,精心谋划,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和企业,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这是很好的做法,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希望各相关市和企业抓住难得的机遇,深入细致地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和环境营造工作,让广大群众看到核电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核电产业发展中来。
将安全贯穿到核电全产业链
□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高孟潭

  从地震安全专业角度来看,山东计划开发的核电厂址都经过多年充分论证,尤其是半岛东北部海岸线,是我国地震安全方面最好的一段,应当尽可能考虑在这一带建设能源基地。希望山东省抓住机遇,加快优质厂址的高效开发,做好重点稀缺厂址的资源保护。
  核安全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核电的生命线。各有关方面要将安全贯穿到核电发展的全寿期、全产业链。要充分吸收借鉴全球核电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规划选址、技术选型到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生产运营,一直到事故应对,都要有明确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核电、核设施安全。要在核电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产业配套等方方面面贯彻安全理念,强化监督控制,推广普及核安全文化,使核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撑,以实现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优质厂址开发
保护稀缺厂址资源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展部研究员
曹增功

  目前山东煤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为完成国家提出的降低煤耗指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近年来省里正在压减容量小、煤耗高的小机组,同时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积极引进外电。山东能源结构达到煤电占三分之一、清洁能源(含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占三分之一、外电占三分之一,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远期目标。从全国范围来看,山东光伏发电、陆上风电资源在全国并没有优势,装机规模已接近6000万千瓦,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限;加上现有的生物质发电,要实现清洁能源占比三分之一,只有靠核电。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核电发展工作,这对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省里抓住国家推进核电发展的宝贵机遇,后发追赶核电发达省份,为山东在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条件。
 (许红波 左丰岐 整理 张楠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