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东港区帮扶薄弱村发展认准“可借鉴、可复制的好门路”——

紧盯小项目 不慕高大上

2019-04-21 作者: 丁兆霞 吴宝书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丁兆霞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卢立平

  “四月八樱桃掐,赶在樱桃采摘季前,先投入两三万元把小型游乐场建起来。”说这话的是日照市东港区香河街道前九条沟村党支部书记徐从明。
  除此之外,徐从明还打了很多“谱”。譬如,以村里的老房子入股,引入外来资本发展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合作方共建七彩滑道,拉长游客在村庄的逗留时间;发展乡村美食区,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4月12日,干了十多年村党支书的徐从明底气十足地细数今后的发展打算。
  然而半个多月前,对如何把握近两年来纷至沓来赏樱花的游客,并将此转化成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生产力,徐从明心里还一片茫然。村庄常住人口是典型的“386199部队”(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村集体收入常年为零,想发展景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但苦于找不到稳妥的项目,人力和财力更不知从何而来。
  让徐从明一下子“开窍”的,是3月22日—24日召开的东港区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东港区召集38个经济薄弱村庄的村党支部书记走进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路径相似的济宁市嘉祥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观摩学习。
  “我们此次观摩学习地点的选择标准就是‘一看一不看’。”东港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安玉春说,一条好门路能带富一个薄弱村,“一看”就是要看“这两年村集体经济有显著变化的村”,增长额度可以不大,但需“有可借鉴、可复制的好门路”;“一不看”就是“城区街道不看”。即使这些街道一年村集体收入增长百万元,很是“高大上”,但通过大拆大建或引大项目而带来的变化,对东港区经济薄弱村来说并没有借鉴价值。
  “看了嘉祥县纸坊镇青山村以集体土地入股建设的木屋商铺,体验了东方假日左岸小镇的七彩滑道后,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徐从明说,自己所提出来的用村里那些有年代感的石墙土屋入股发展精品民宿的想法,由此而来。
  南湖镇娄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军,则对观摩时了解到的“二次分红”念念不忘。“土地流转如果是‘一锤子买卖’,难以调动起村民流转的积极性,如果能再拿出一部分盈利进行‘二次分红’,可以让落地项目和村民之间联系更紧密。”带着这样一个启发回来,王立军立马开始准备土地流转,并利用自己多年经商积攒的人脉招引项目。半个月后,一家保温材料厂确定落地娄家沟村;4月12日,又有两个特级苗木栽培项目看中了娄家沟村的山岭地。“这些项目用工较多,所以我们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用我们本村的劳动力。这算是我们村的‘二次分红’吧。”
  对三庄镇龙泉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培红来说,此次培训则给他发展高品质黄金冠桃基地吞下了“定心丸”。“以前听说过生物菌肥,但对能带来多大效益不以为然。这次去看了才知道,生物菌真是好东西,不仅能治土壤板结,还是丰产丰收的好帮手,果实口感和品质也更好。”如今,龙泉官庄村新发展的千余亩黄金冠黄桃片区已经全部施上了生物菌肥。
  带着村支书外出培训的东港区委党校办公室主任杨志斌,回来后也一刻没闲着。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参加培训的学员需就培训成果转化目标、措施、时限等形成报告,组织部门将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督促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能力水平提高、工作推进落实,杨志斌一直在跟踪了解培训成果的转化。
  “想,都是问题;干,才是答案。出去看了人家村情相近的村都在铆足劲儿想办法发展,很多村支书深受触动。”4月12日,杨志斌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的38个村支书,他已单线联系了20多个,基本每个村支书对村庄未来发展都有了新的设想,对标地区的一些工作方法和发展模式被具体化、本地化,迅速被转化运用到本地薄弱村的发展中。
  “取一趟经,我们带回了一批可以带动乡村振兴的‘摇钱树’,下一步,区镇村三级会合力培育,让这些好门路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安玉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