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要战略机遇   加快“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步伐

把菏泽打造成为鲁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9-02-15 作者: 吴宝书 陈新振 李军 来源: 大众日报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菏泽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机遇,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在前不久召开的菏泽市两会上,菏泽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0亿元,增长8%,增幅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为9.7:51.0:39.3,服务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0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90元和12834元,分别增长8.6%、9.2%,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双招双引”成效明显
  菏泽市精心策划储备项目,4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和新旧动能转换第一批优选项目,个数居济青烟三个核心区外第1位。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5%,22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2.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3%,巨野天运新能源、东明中信国安新材料等72个项目竣工投产。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积极参加首届儒商大会、香港山东周,组织开展首届牡丹之都发展论坛等7次集中招商活动,全年共签约合同项目424个、总投资2146.6亿元。精进电动、复星医药、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等340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入选国家级示范PPP项目19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全省唯一一个受国务院表彰的地级市。
  出台“人才新政30条”,柔性引进10位院士、14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增加到11个。分两批集中引进“双一流”高校高层次人才362名。
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增效
  聚焦“七大主导产业”,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新动能加速孕育成长。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落实工业强市战略若干政策意见,制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条,新增市场主体10.6万户,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12家、过亿元19家,分别增加29家和3家。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位居全省第1位。东明石化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利税达到164.9亿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隐形冠军”企业8家、“瞪羚”企业3家。阿里巴巴菏泽产业带入驻企业2506家,综合排名列全省第1位、全国第22位。东明石化产业园、定陶润鑫化工产业园等7个化工园区获省批准认定。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企业420家,通过“腾笼换鸟”新上了巨野世运专用汽车、成武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3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数量历年最多。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8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8家、达到12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步长制药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3件,新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88件,新注册中国地理标志商标8件。
  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对外投资8932.7万美元、增长432%,增幅居全省第3位。完成外贸进出口512亿元、增长26.5%,增幅居全省第2位。实际到账外资1.3亿美元、增长226%,增幅居全省第1位,其中市开发区金丰现代农业项目到位外资8000万美元。菏泽木草柳制品、鄄城人发制品、曹县家具三个基地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曹县、单县被列入全省第三批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四新”经济加快发展。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超过100家。拥有了石墨烯有机太阳能电池、高铁减震器、高端软体屏蔽材料等一批技术含量高、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产品。山东质量链菏泽工作站挂牌成立,产品上链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位。淘宝村、淘宝镇分别发展到267个、35个,数量稳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实现电商交易额3090亿元、增长50.7%,连续4年增幅超过50%。首届腾讯“为村”大会在该市举办。
  服务业提档升级。成功举办了第15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第13届中国(菏泽)农资交易会暨农副产品博览会。新增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3个、服务业产业集群1个,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2.5%。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菏泽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清产核资任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8.4万亩、流转率达到33.1%,土地托管面积达到425万亩,新增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1家。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20个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园区完成投资153.4亿元,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3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达到14个,新增省知名农产品品牌8个、“三品一标”产品105个。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6个。“菏泽牡丹”被评为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巨野大型牡丹画《花开盛世》《锦绣春光》“绽放”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了菏泽牡丹的世界影响力。鄄城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型小城镇建设融合发展,启动试点乡镇16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5个、省级12个。大力实施农村“七改”工程,改造农村危房4507户,改厕35万户,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213公里。积极推进农村全域保洁市场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造林面积38万亩,造林质量、数量创历史新高。乡村文明行动深入推进。大力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35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54个。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扎实推进殡葬综合改革,移风易俗持续深化。
一座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坚持以大投入推进大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环境、生态宜居水平实现了量的大扩容和质的大提升。
  重大交通工程加快实施。菏泽牡丹机场具备全面开工条件,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启动建设,雄商高铁菏泽段可研报告正在编审,有望今年上半年开工,菏徐城际铁路菏泽段被纳入省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航空梦、高铁梦”越来越近。德上高速、枣菏高速菏泽段建设加快推进,日兰高速巨野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启动,7条国省道改扩建工程集中实施,新万福河复航工程快速推进,立体化大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民文化中心主体基本完成,市体育公园、市档案馆、市展览中心、环堤公园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启动建设。建成综合管廊10公里、海绵城市18.4平方公里,铺设燃气管道62公里、供热管网73公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完成了“四区”区划调整,出台了支持“四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城市发展更加协调。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12.7万套棚改任务。着力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打通断头路33条,新修市区道路41条、84.6公里,基本完成中华路、黄河路、牡丹路等12条骨干道路升级改造,渠化路口43个,市区路网日益通畅。
  县城建设各具特色,郓城规划建设呈现大气魄,成武水城结合文章做得好,巨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单县城市管理市场化水平高,等等。单县、鄄城被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鄄城入选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以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市区超标电动车、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十项整治”行动,城市更加整洁有序,宜居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10个有利于”的要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菏泽城市,一片片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快速消失,一个个配套完善的新社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城市的环境更优了、形象更靓了、活力更强了,一座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三大攻坚战”补齐可持续发展短板
  菏泽聚焦“三大攻坚战”,全力补短板、防风险、促稳定。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持续深化“三个一”工程,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50个。在全省率先实施“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发放保险金3.4亿元,有效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的难题。聚焦聚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开工,其中18个村台完成吹沙淤填,5个外迁社区主体完工,近千名群众春节前喜迁新居。全省电商兴农扶贫大会、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西片区现场会、全省电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在该市召开。经过全市上下勠力攻坚,脱贫任务基本完成,共有170.15万名群众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全力开展“破圈断链”行动,帮助一批企业渡过了难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行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扩充企业融资增信平台资本金,市金和融资担保公司财政注资规模达到20亿元,居全省各市首位。菏泽牡丹信用保险股份公司已报银保监会审批。认真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严格落实“房住不炒”原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隐患排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促进了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四减四增”行动,全力打好“九场标志性战役”,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集中解决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该市信访件数量全省最少。探索实施“路长制”,全面推行国省道市场化保洁,路域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完成“双替代”7.6万户,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年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全省第1位,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1天、同比增加24天,增加天数列全省第1位。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7座,新铺设污水管网471.6公里,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入选2018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曹县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社会形势持续稳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民兵调整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国防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铲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保护伞”,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安全稳定。
一大批民生实事惠及百姓
  菏泽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兴办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441亿元、增长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
  教育短板加速补齐。投入资金40.6亿元,完成“全面改薄”项目338个,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41所、幼儿园279所,新增中小学学位9.4万个、幼儿园学位3.6万个,开工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53个,新招聘教师4506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的新阶段。市职教园区启动建设,职业教育迈出新步伐。
  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8.2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和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40元和3800元。新建、扩建养老机构18处,新增养老床位4200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在全省推广,入选全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
  健康菏泽加快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实现全域创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52家,196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组建医联体,域外转诊率逐步下降。万名残疾儿童康复工程深入实施。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市民文明意识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菏泽广电传媒集团、菏泽文旅集团挂牌成立。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4200余家。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牡丹区、巨野、郓城被评为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市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村级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十个一工程”经验全省推广。同时,双拥优抚、人民防空等工作得到新提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及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龄、红十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8年菏泽市政府确定的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实现了目标人群全覆盖,优生优育水平明显提高;新建市区“口袋公园”100处,方便了市民生活;新建改造市区污水管网138公里,有效提升了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处、农村幸福院293处;完成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1500公里;开通了市区至各县的城际公交,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建设“亲民安商廉洁高效”政府
  菏泽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全力促改革、转作风、建机制,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思想解放持续深入,法治意识更加牢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组织到省内和江浙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思想观念转变引领创新发展、激发内在动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132件、政协提案411件,满意率均达100%。
  工作作风务实高效。将260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面对棚改拆迁、市区城市管理“十项整治”、治污治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违法用地整治“百日攻坚” 、“三城同创”等艰难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树立了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
  政务服务明显优化。全面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部门完成组建并按新体制运行。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一次办好”,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1个专项行动。创新实行市、县领导到政务服务中心值班制度,现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新组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市级239项行政许可事项及91项关联事项已全部划转到位。全面推行贴心帮办制、错时延时制、“容缺审批”制等,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了政府工作各方面。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防反弹回潮。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廉政谈话,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打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生态环境。
打造鲁西崛起高地
  近年来,菏泽全市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重点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了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从政策支撑看,该市相继纳入中原经济区、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特别是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政策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为该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放眼2019年,菏泽将全力以赴补短板、塑优势、提质效、增潜能,全力打造鲁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切实把机遇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努力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转化为突破菏泽、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早日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变成生动美好的现实! 
  为此,菏泽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机遇,围绕“后来居上”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为抓手,聚焦“七大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文章,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今年的菏泽市人代会上,确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蓝图已经绘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号角正在吹响,1000万菏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突破菏泽、跨越赶超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本版文图提供 吴宝书 陈新振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