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就地利用 变“废”为“肥” 

邹城:“两次四分”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难

2018-12-09 作者: 吕光社 张誉耀 来源: 大众日报
  □张誉耀 报道   位于邹城市崇义路红星美凯龙对面的新型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蓝色桶装可堆肥垃圾,像剩菜剩饭、果皮菜叶、肉鱼之类会腐烂的东西;绿色桶装不可堆肥垃圾,比如废塑料、废金属等一般不腐烂的东西。刚开始不太会分,也嫌麻烦,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村子也格外整洁干净。”11月26日,在全国文明村邹城市香城镇北齐村,村民刘丽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全村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两个垃圾桶,每天保洁员上门来收,给称重登记,积分可以换生活用品和有机肥。此外,村子还配有红色的有毒有害垃圾桶,可以投放废旧电池、农药瓶、灯管、油漆桶等。
  据了解,早在2014年前后,邹城市便建立了“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实现行政村居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去年,邹城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市,积极探索农村垃圾“两次四分法”,即:村民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分为“可腐烂的”和“不可腐烂的”,投放到政府发放的两类垃圾桶;保洁员分类收集各户垃圾,运至资源化处理站后进行第二次分类,“可腐烂的”进行资源化堆肥处理,“不可腐烂的”垃圾再分“好卖的”“不好卖的”和“有毒有害的”三类,“不好卖”的纳入“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垃圾处理体系,“有毒有害的”统一收集后暂存,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源头细分是基础。”邹城市市容环卫局局长张田云介绍,为做好垃圾“两次四分”,全市配备了分类垃圾桶12000余套,建设村居垃圾收集点400余处,配备生活垃圾分类保洁员230余名,逐步取消了村内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池,实行全过程封闭式运转,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
  与此同时,邹城市努力做好就地资源化利用,2016年开始在峄山等4个镇进行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而后确定采用具有出肥速度快、肥力好等特点的高温好氧微生物发酵模式,经设备发酵、堆肥处置,实现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
  香城镇村镇办主任丁德贞介绍,全镇收来的不可腐烂垃圾,都送到垃圾中转站;可腐烂垃圾则送到旁边的资源利用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成有机肥。“这套机器每天接纳1500公斤,出肥200公斤左右,其中留三分之一作为菌床。”他表示,全镇已有4个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有机肥每袋2公斤,售价8元,除了投放市场,还作为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发放给村民。
  邹城市垃圾处理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每建成运行一座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站,市财政给予属地镇街30万元的奖补。同时,将保洁任务托管给2个专业公司运营,实行“市考核镇、镇考核公司、公司内部考核”的三级考核体系,所产出的有机肥部分用于对村民垃圾分类的奖励,其余部分商业化运作,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
  目前,邹城已投资2500余万元,在13个镇投建成30处资源化处理站,日处理农村可堆肥垃圾约15吨,年削减农村生活垃圾量约5000吨,转化成有机肥约1000吨,实现了垃圾分类设施镇域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