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从“不好”到“挺好”

东郝家疃“变身”记

2018-12-05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媛 
   本报通讯员 张德杰 孟 珊

  平度经济开发区东郝家疃曾经“不好”。10年前村里那叫一个“乱”,全村298户,刑释人员家庭就占到近三分之一,村民见到村干部就“指桑骂槐”没个好脸色。而如今,东郝家疃“挺好”。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又得以恢复,群众相互见面也由熟视无睹到互致问候、欢声笑语,见到村干部主动唠家常、嘘寒问暖。 
  从“不好”到“挺好”,东郝家疃终于村如其名,与“好”沾了边。是什么让东郝家疃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切切实实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家风,在党员中开展以家风家训为切入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并向群众延伸,用文明的乡风塑造精神的气质”,帮包这个村庄的平度开发区党工委委员、主任科员周崎一语道出了东郝家疃转变的密码。  
  东郝家疃10多年前是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规划区的外延,如今成了城中村。“村庄犯罪率居高不下,不孝敬老人的逐年增多,即使让群众都受益的村里修路,也有人以各种理由阻挠施工……”说起以前东郝家疃的民风,去年12月份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潘学良痛心疾首。
  “改变村庄混乱局面,从哪儿切入?”周崎认为,党员干部作为先锋模范的践行者,更是涵养好家风的榜样和标杆。一个党员如果家风差,不孝敬父母,更不会服务他人。挖掘“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家风,不仅是基层党员干部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底线,也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接受的妙招。
  今年3月份以来,潘学良带头走访老党员,挖掘本村、本家族优秀家风家训,并把家风家训“晒”了出来,党员带头宣誓,做孝老爱亲的表率。“今日孝人,明日人孝”“孝顺不分时候”通俗浅显的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村计生主任李杰把婆婆接到家里和自己一起住,原来婆媳关系较为紧张的两人现在亲如母女。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老张也把80多岁的父母从简陋的偏房请进了正屋。“多亏你们把孩子教导孝顺了,要不是你们俺老两口还住不进这宽敞的屋里”,做了好吃的,老两口就拉着村干部的手往家里拽。
  “好人是教出来的”。东郝家疃用身边好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由志愿者组织授课,村干部带头参加,切实让教育触及心灵。授课内容一方面“外请”家庭和谐、以身教子、知行合一的社会各界人士授课,另一方面“内聘”本村孝老爱亲的模范,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
  目前,该村已经实实在在举办了6期、每期5天的家风培训班,并坚持每天晚上由党员带头,组织志愿者在村委“庄户学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学员最多时达到150人以上,使全村60%以上的家庭都有成员参加培训。
  家风正,则民风淳。参加家风培训的靳大妈,回家就经常“数落”时不时给村委找茬的儿子,“新干部刚上任不到一年,先给人家点时间,别老揪着以前的问题不放、动不动就责难。”
  “今年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还一起吃了饺子宴、粽子宴,9月1日,村里还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举办了文艺之夏演出,七八百人前来观看。”说起这些,村民郝书军很是激动,“好多年没出现这样和谐的场面了,原来南街、北街都不大见面,现在一起聚聚、唠唠,真是拉近了感情,村里的精神风貌也变了样。”
  据了解,今年以来,平度市通过优秀家风家训征集评选、优秀家训故事宣传等形式,精选出了家风家训80条,家风好故事100个,18个镇(街道、开发区)在现有党校、文化活动中心、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阵地基础上,把群众日常聚集的地方纳入建设范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群众身边。“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魂,精神失‘魂’就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以家风家训为支点的乡风文明建设,既立修身之德,又驻精神之‘魂’。”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