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网四化”促共建共治共享

市北区镇江路街道创新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沉

2018-11-14 作者: 李媛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青岛市市北区镇江路街道党工委以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为抓手,以市北区委在街道开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试点为契机,构建了以“一网四化”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性推动了基层治理重心的下沉,破解了制约基层发展的治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互通互融的治理新路径。
  □ 本报记者 李 媛 宋 弢 
    本报通讯员 王晓荣

发挥党的核心引领作用
  镇江路街道有5个城市社区,72个基层党(总)支部,党员2642人。如何把这些党员更好地调动起来发挥作用,是镇江路街道党工委一直在思索的重要问题。
  从2016年开始,该街道大力开展“红网领航”,通过理顺党组织体系、理顺“两新”组织领导架构、理顺网格中责任权属三步走的策略,使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实现社会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的一切工作到网格、到支部。
  街道探索开展了以建立街道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社区共建议事会、党员信息卡、党员承诺卡、党员服务卡、党员活动记录卡为主要内容的“两会四卡”管理,引导网格党组织有序研究处理网格管理事务和居民问题,营造出“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良好氛围,使群众在身边随时能够找到党员,使党支部切切实实成为群众工作的主心骨。
  社会治理的“痛点”在哪里,党组织就搭建平台让志愿者出现在哪里。为解决沿街晾晒等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街道党工委发动68名党员群众,成立起山东省首支“市民街长”特色志愿服务队。自今年5月份走马上任以来,市民街长们累计服务时间已超30000小时,发现并解决城市治理问题800余件,城市综合治理效能提升了40%以上。目前,街道党工委已培树相关志愿服务队25支,拥有各类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形成了志愿为民的最大“同心圆”。
大数据平台
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

  眼下是大数据时代,基本治理也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镇江路街道党工委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标准,依托互联网搭建起“群众满意度分析”平台。
  社区的居民扫一扫二维码,便可进入界面将问题反映到平台,而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现了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诉求的快速反应和精准回应。据悉,平台自2017年11月上线以来,受理问题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2%。
  在社区层面建满意度分析平台,实现精准治理。在街道层面,该街道则建城市综合治理平台,实现高效治理。对上打通与全区城市治理指挥中心的信息互联,对下打通“群众满意度分析平台”和微信办事大厅两个平台信息互通,将街道综治、城管等16个部门统一纳入平台管理,按照“党工委抓总、办事处负责、多部门联动”的思路对居民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动办理,形成平台管理、统一调度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将“属地”治理责任一抓到底。
  为了抓落实,该街道从组织力提升层面建党组织考核评价系统,以党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系统对所属5个社区党委和52个党(总)支部分别实行“五星”考评和“百分制”考评,从5个维度70余项指标来量化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情况,让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成效作出更加客观的评价,推动形成长效常态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
  镇江路街道党工委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的“党建+社会治理+大数据”模式,强化了基层“最后一公里”服务,实现了服务辖区居民的便捷化、智能化。
走法制化、专业化、
标准化道路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镇江路走的是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之路。该街道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促进依法治街,打造了“蒲公英基层党校”作为社区党员法治教育阵地,把宪法法律、党内法规作为社区党员培训的必修课。
  在镇江路街道,5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全部下沉担任网格员,社工全部持证上岗落实到网格,连续三年开展“蒲公英进万家社情民意大走访”,对困难和弱势家庭等人群分类摸清风险点和群众诉求,形成以党工委成员为核心,党建、民政等干部分工负责的“一核多元”的网格服务团队,实现群众需要在哪里,专业化的社会治理工作就在哪里扎实落地。
  街道还在东仲、太平镇两个社区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确立了治理架构标准化、运行机制标准化等7项建设标准30余项落实细则,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的社区组织体系,将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标准化管理,努力使社区社会治理的服务更完善、管理更有序、治安更良好、环境更宜居。
  这几年,该街道花大力气先后打造了“关爱心理热线镇江路街道工作基地”,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把12349日间照料中心、幸福种子书屋等10余家社会组织引入社区,年均开展活动100余场,在社区党委的引导下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今年5月,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校园护航合作联盟”,围绕校园安全和学生身心健康,把各方专业化资源放到一个平台上,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目前该党建联盟已开展活动10余次,全力为辖区8000名青少年儿童保驾护航。如今,“幸福来敲门”的社工每周敲门看望独居老人和失独家庭,“温馨计划”的社工每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帮扶,这些社会组织代表着城市中守望相助的温度,成为社区党委服务群众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