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2018-10-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蔡方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基层工作琐碎而细致,繁重而复杂,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能只是“专”,而应当多条战线锻炼、多个领域学习,努力成为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从而让担当的肩膀更宽。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同时,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练就一身“真功夫”,锤炼一身“硬骨头”,才能挑得起重担、经得住磨炼。
  眼睛会看。看,就是用眼睛进行观察。基层干部要始终“眼睛向下”,自觉从基层“大舞台”汲取“大智慧”。群众都是“好先生”,值得干部“大学习”。基层干部向群众学习不能只是口头说一说,要端起“显微镜”观察群众生产生活的细节,也要拿出“望远镜”洞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切不可一门心思“往上爬”,三心二意“混日子”。同时,基层干部还要留只眼睛看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和缺点,才能找准学习改正的重点和方向。
  脑子会想。眼睛长在脑袋上,眼睛看到了,脑子就要去想、去琢磨。基层干部要琢磨的是事情和道理,而不是琐事和算计。尤其是面对众多的群众诉求和来信来访,基层干部应当透过表象看本质,杜绝“爱哭的孩子有奶喝”和“大闹大解决”等不科学的情况发生。否则,不仅工作干不好,群众威信也会丢掉。群众最服的是理,不是权。基层干部把道理想出来了、工作做通了,思想也就容易统一了,基层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耳朵会听。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听声音最清楚。在顺耳之言面前要保持冷静,不沉迷于赞美,要知道服务群众无止境;在逆耳之言面前要保持淡定,也不惧怕批评,要知道成长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能一蹴而就;在谩骂之言面前,要保持清醒,不能“压力山大”。由于来自基层的声音很容易在“传声”的过程中“走调”,因此基层干部必须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为上级机构定准“音调”提供重要参考。
  嘴巴会讲。做群众工作需要“动之以情”,张口能说、会说。基层干部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大道理讲清楚,小道理说明白。说话前应当先考虑,是否做到尊重他人,心中有他人。要会说“行话”,面对群众质问,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将理论做成“营养大餐”;要会说“白话”,积极学习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俗语和“网言网语”,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普通话”“大白话”来阐释观点、解决问题;要说真话,用真理感召人,用真情感染人,以心换心、以心暖心,不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肩膀能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基层工作琐碎而细致,繁重而复杂,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能只是“专”,而应当多条战线锻炼、多个领域学习,努力成为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从而让担当的肩膀更宽。在面对大量紧急、困难、繁重任务时,尤其是人手短缺、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基层干部要主动想办法、过难关,接受艰苦环境的历练,练就一副能扛事、能担当的“铁肩膀”。
  下手会干。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不能“挑三拣四”,而要不断学习,练就“多面手”。无论是征地拆迁、环境整治还是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都应当懂方法、明方向。“瞎干蛮干”往往费时费力又不利于成功;运用适当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就能做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例如,基层干部在拿到录入表格、校对数据等费时费力的任务后,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创新,探寻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让工作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脚底有土。“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官之道,在于体恤民情;为政之要,在于解民之困。基层干部要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百姓。党员干部要常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只有“接地气”才能“通人气”。践行群众路线,不能只说空话,而要放下官架子、脱下官靴子,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工作中,要多沾些“烟火气”,避免与群众交流隔层纱;多与群众“拉家常”,体察百姓冷暖。只有这样,基层工作才能底气足、状态好,才会令群众满意、让自身提高。
  勤于回头。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回头看,就是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小结,找出不足和问题,找到发展方向,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现实中,一些基层干部将“回头看”只当作一个动作来完成,即使回头看了,也看不出问题,找不准“症结”。基层干部应当瞄准自身短板看,看一看有没有成长进步;找准关键时刻看,看一看关键时刻顶没顶得住;盯准重大事件看,看一看在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事情上做得到位不到位。基层干部做到了常思考、常总结,前进的步伐就会更扎实、更坚定,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