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等“三大难”将东港区沿海渔业逼进“死胡同”——

一“绿”解三难

2018-10-16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卢立平

  一方面是红红火火的水产养殖局面,一方面是不堪重负的沿海生态环境。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疙瘩绊住了日照市东港区沿海渔业发展的脚步。
  涛雒镇,东港区两大沿海养殖区之一,素有江北“鱼米之乡”之称,拥有上万亩沿海养殖面积。靠引水晒盐、挖塘养鱼,一代又一代的涛雒人书写着一个渔业大镇的繁华,却一度因“渔”而困。“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近海环境污染、尾水不达标排放,成为三大难题。”曾经在涛雒镇工作了十多年的东港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王峰对此感触颇深,一条川子河,贯穿红旗盐场、厫头盐场两大养殖区直通大海,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绿潮等现象发生频繁。
  10月8日,记者来到涛雒镇红旗盐场旧址。这里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池塘遍布、污水横流,曾经的养殖基地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蝶变。
  “以后这里养鱼再也不会有难闻的腥臭味。”在一座由养殖看护棚改造而成的狭小指挥部内,王峰绘声绘色地为记者介绍起新建的红旗现代渔业园区。以“绿色发展”为底色,规划图上,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景观化的环境布局,将昔日脏乱不堪的这片浅水滩涂勾画成一片美丽的大渔湾。将来,众多的沿海养殖业户将在这里扎根。
  养殖区尾水输入垂钓池、暂养池加以沉降、净化后循环利用;用地源纳热、引海水输热……正在建设的红旗现代渔业园区拆掉了陈旧、落后的养殖设施,引入了工厂化循环水技术、高效热泵技术、智能化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生产经营全程实现水源循环利用、能源清洁环保。
  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户之后,在园区及周边为地源热泵系统寻找地热。王峰说,采用地源热泵水产养殖技术,比传统的供热技术节能40%—60%,还能避免燃煤燃气供热产生的空气污染。
  为了呵护这一湾水土,从去年开始,东港区就着手对沿海路向海一侧养殖大棚和池塘等养殖设施进行全面清理,对新沿海路以西养殖设施改造提升,沿海渔业养殖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目前已经清理区域内的养殖大棚和池塘等养殖设施近4000亩。
  接下来,红旗现代渔业园区将建设休闲渔业滨河旅游区,容纳海鲜美食街、制盐体验文化科普区、休闲广场、垂钓游乐等多处体验景观。悠久的滨海渔文化、盐文化会被保留下来加以挖掘,成为现代渔业链条延伸的新亮点。
  如今,在整个涛雒片区,正在建设的红旗现代渔业园区与刘家湾赶海园、日照天台山、涛雒风情小镇、星光海岸带等项目串珠成链,已经初步形成以魅力海岸为主题的旅游业态集群。
  据悉,借乡村振兴和碧海行动,东港区将把整个绿色海湾建设成有文化、有情怀的诗意滨海田园,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