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泰医附院:开个钥匙孔做成大手术

2018-09-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姜斌 刘茹
  
  “抬不起头、胳膊酸胀痛快10年了,去医院看看,医生说得动大手术。”来自肥城的市民李先生,今年45岁,任教于某初中学校。因为得了颈椎病,脖子疼,抬不起头来,胳膊酸麻,后来甚至连在黑板上写字都写不了。李先生做过牵引、烤过灯,拔罐、针灸、推拿都尝试过,但都是当时有点效果,过几天又复发。也吃过不少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效果不好不说,还落下了胃痛的毛病。
  李老师曾先后去过好几个医院看病,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就是需要开刀,做颈椎手术。“后来听说有一种微创手术切口不到2公分,住院时间短,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我就心动了。”今年放暑假前,李老师听一个学生家长说,他这个病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能治,而且刀口很小,一般人术后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8月1日李老师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泰医附院脊柱外科。门诊接诊的是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张喜善主任医师。张喜善看过片子、查体后,告诉他,可以做微创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不影响美观,也不耽误给学生上课。
  “遇到病房里好几个和我一样的病人,都治好了,我心里不害怕了;看到病房的医护人员态度和蔼,细心周到,我更放心了!”李老师告诉家人。李老师住院后发现病房里有和他一样的病人,有的刚做完手术,还有马上出院回家的,通过和病人交流,发现治疗效果很好,手术当天就能减轻上肢的不适症状。
  住院后,脊柱外科的医护人员给予了详尽的入院宣教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8月3日,经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张喜善为李老师实施了椎间孔镜手术,一个多小时,李老师就返回了病房。如同其他病号描述的那样“立马就不麻不胀不疼了”!
  手术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看见医护人员就挥动着胳膊打招呼。“你们是不知道,一个老师如果胳膊手麻胀疼,连抬起手来在黑板上写个字都困难,实在是太可怕的事情了,无论怎样,我们不能耽误给学生上课啊!”
  据了解,张喜善为李老师做的颈椎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在微创领域治疗颈椎病先进的内镜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患者颈后部做一个不足二厘米的小小切口,准确地放置颈椎内镜通道后,在内镜下用磨钻在颈椎关节突附近磨出一个直径3毫米左右的“洞”,从洞里把压迫神经根的突出髓核组织取出来,而椎间盘内的没有压迫神经根的正常髓核组织予以保留,好像是精确地用一个小钥匙孔来发现椎间盘突出,并利用特殊器械拿出突出组织完成手术,所以又称之为“钥匙孔手术”。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开口,就能帮患者解决病痛。对患者肌肉软组织的创伤小,且术后恢复速度非常快,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概率。
  张喜善指出,与传统颈椎前路开放手术相比,颈椎后路内镜技术有许多优点:内镜下仅在关节突附近磨除少量骨质,对颈椎骨性结构的破坏微小,保留了颈椎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需要附加融合或“打钉子”手术;该术式保留了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术后即可下床自由活动;后路内镜手术仅在患者颈后部遗留不足2厘米的手术切口,比传统颈前路3—4厘米的手术切口要美观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老年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由于受到年龄、身体素质等限制,其实传统的开刀手术正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但许多患者都像李老师一样,对于颈椎疾病手术治疗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中医理疗与开口大、恢复慢的传统开放手术两者之间,还未能了解到颈椎微创早已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一个新方向。此外,由于颈椎后方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且内镜下的安全工作区域相当有限,并毗邻脊髓、神经、椎动脉等重要组织结构,因此手术时必须将目标靶点精准定位,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造成损伤,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是极高的,椎间孔镜手术目前也仅在正规大医院开展。建议患者就医时避免听信偏方、验方,手术时最好选择技术成熟的医院,力求取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