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田柳镇刘家村“两委”经受住考验

抗洪唱“同心曲”重建按“快进键”

2018-09-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刘娜

  9月4日上午,寿光市田柳镇刘家村弥河河滩里,村民刘冠远在棚内清理钢丝、水泥柱等。整理好的物品,将用于秋收后建新大棚。棚区生产路上,村委会主任刘兴邦正指挥推土车平整道路。
  “村里帮着抽了大棚积水,现在又在修路,还帮我在河滩外流转了6亩地,生活正在好起来。”刘冠远说。
  遭遇洪水后,刘家村有260个大棚泡水坍塌,770亩玉米绝产,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2600万元。刘冠远家的两个黄瓜大棚墙体倒塌,直接损失30万元。
  刘家村这260个大棚全部建在弥河河滩,地势低洼,洪水来临,无一幸免。
  刘家村人痛定思痛。“我们在河滩外重新帮着大棚户流转土地,把大棚全部移到河滩外。”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广说。
  重建大棚需要较多资金。针对受灾农户,寿光推出种植、养殖2年免息贷款,9月3日刘冠远顺利贷款10万元。他拿着村委介绍信,先在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又去人社局办理贷款手续,再去银行就拿到了贷款。
  到9月4日,刘家村已经有48个大棚户办理了免息贷款。
  刘冠远建设的新大棚长110米,宽35米。“清理完这些旧棚,新棚就开始建。有大家伙帮助,日子不难过。”刘冠远说。
  时间回到洪水来临之际。8月19日早上,刘金广接到暴雨泄洪预警,刘家村“两委”全体成员马上发动党员坚守弥河坝,随时查看水势。随着雨势加大,村“两委”成员多次进家入户,查看危房情况,安置老弱病残。
  入夜后,镇村干部又打着手电、戴着头灯,挨个大棚检查,对那些仍然在大棚中排水的村民,苦口婆心劝离。半夜时分,一村民冒险去查看自己家的大棚,被镇村干部及时发现并劝离。
  这一夜,刘家村“两委”成员和包村镇干部无人入眠,带领四五十名精壮劳力多次上坝查看汛情,不间断巡坝护堤。
  刘家村东河坝号称“五路口”,地势低洼,一旦洪水漫过堤坝,将导致十几个村庄进水。刘金广、刘兴邦根据镇党委微信发布的实时汛情信息,随时作出安排调度。19日晚上10点,刘金广发现有溢坝危险时,立即组织人员填装沙袋,堆高、加固堤坝。8月20日凌晨4点,上游加大泄洪力度,“两委”成员立即用村广播进行了紧急动员。一百多名村民从睡梦中醒来,立即投身到抗洪之中。随后,队伍不断扩大,达到四五百人。最终,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最大洪峰安然通过刘家村河段。
  抗洪抢险中,刘金广连续在坝上指挥了近20个小时,嗓子都哑得说不出话来。刘兴邦的10个彩椒拱棚全部被洪水淹没,70多亩地瓜、20多亩胡萝卜也全部绝产,经济损失高达七八十万元,他也完全顾不上,全力指挥着救灾。
  保卫家园,全民参与。82岁的颜世森和52岁的儿子一起挥锹掘土,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为筑坝需要,刘开远捐出了自家大棚膜。身有残疾的刘长松抢着背运沙袋,为抗洪尽一份力。全体村民无偿提供编织袋达到1万多条。因为筑坝需要土,刘汉春、刘松华等四户村民的一亩半玉米地被挖,他们也毫无怨言。
  “正是在镇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保住了大坝,守住了世代居住的家园。”刘金广说。
  “刘家村‘两委’是换届选举后组建的新班子,他们经受住了暴风雨的考验,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田柳镇党委书记王桂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