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联耕联种”带出村强民富

2018-08-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明 黄鑫 郭建潇  报道
  本报利津讯 8月9日,记者漫步在利津县陈庄镇堐西村的乡间小路上,路边水稻正在抽穗,远看稻田绿油油一片,与黄河交相辉映,一幅田园山水画跃然眼前。虽然天气格外炎热,可堐西村村民吴亮堂却早已在稻田里忙活的热火朝天。“这片河滩靠着黄河,都是盐碱地,土质并不好,以前家里种棉田,收成很孬,自从村里党支部牵头流转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盐碱地绿了,自己的苦日子也算过到头了。”吴亮堂高兴的说。
  堐西村探索“支部+合作社+服务”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推广“联耕联种”,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了村强民富,成为全镇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村。吴亮堂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4年前,他以3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自己的4亩土地,交由村里成立的恒业绿洲家庭农场进行规模经营,每年4月份至11月份水稻生长期间,他在家门口打工,每月工资3900元,过年过节还有福利,一年的纯收入就有3万余元。
  村强民富得益于“联耕联种”模式的实施。2014年底,堐西村流转1200亩土地交由恒业绿洲家庭农场进行规模经营,通过平整沟渠、地垄和道路,多出100余亩土地,村集体每年净收1.5万元。在一定经济基础上,村里又成立了虹顺农民合作社,开发整平了村内长期闲置的150余亩撂荒地和150亩“老年田”,流转了村民耕地700余亩,在连片的1000余亩土地上实行水稻和小麦“联耕联种”,破除了一家一户碎片化、高成本的经营难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联耕联种”模式的实施,既大大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促进村集体每年增收30余万元,又使村内青壮年劳力安心在外经商、打工,每户年均额外收益四五万元,实现了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双赢”。
  “想真正做到富民强村,人才不可少。”恒业绿洲家庭农场农场主孙波说。为了让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能够发挥所长、充分就业,村里充分利用收益资产,购置了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9台,成立了专业机械服务队,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农闲时间,带领农民参加新型农民学校,到外地交流参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借鉴现代农业成功典型的经验。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堐西村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的作用,狠抓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24名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该村党支部聚焦土地流转、生态宜居、返乡创业、居家养老等关系村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大事,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产,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既发挥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又尊重和保障群众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