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昌邑

昌邑市创新乡村文化传承新机制,焕发群众参与热情

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8-07-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宋学宝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翟世强 魏文文  

  20多年前就有着一身草编本事的纪丛建多次感叹:“原来从事草编都说不如搞农业,没想到政府如此重视非遗项目,在政府的鼓励下,我作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草编代表性传承人在昌邑市卜庄镇成立了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长期从事草编工艺品加工的社员4000余名,并建立了20多个工艺品合作站,产品有草帽、提篮、收纳筐等500多个品种,销往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年营业收入9000余万元。”
  走进昌邑市卜庄镇,村民闲暇之余用当地盛产的小麦秸秆、玉米棒皮等在家里进行草编,已经成为了当地独有的一种生活生产方式。据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昌邑市通过外贸公司渠道带动乡村草编产业发展,男女老少在集体劳动之余,几乎家家户户加工草编外贸产品,草编成为农民在生产队务工收入之外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如今,昌邑市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手工艺特色资源,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先导,采取公司(合作社)连结千家万户的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为草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卜庄镇的草编不仅是非遗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群众走向了致富路。不仅如此,昌邑市通过政府引导、社区主办、乡贤带头、民众参与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探索建设新乡贤、新村约、新族规、新家训等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创新实施民俗文化示范区建设、社区非遗传习点建设、“新乡贤”文化带头人队伍建设“三位一体”的乡村文化传承新机制,激活了乡村文化传统,促进了区域文化认同,焕发了民众对本土文化的精神自觉和参与热情。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统领,按照乡村文化传统激活与传承创新实践的设计规划,狠抓传承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投入、社区公共设施利用、社会闲置场地租用、企业合作开发和民众家庭作坊等方式进行传习场所建设,形成了各具功能的非遗设施三级网络。”昌邑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晓晓介绍,其中,第一级为设于中心社区的非遗资源相对集中的综合性传习中心,目前已在柳疃、石埠、下营、奎聚、卜庄建设了五处,传习中心均具备非遗传习、技艺培训、成果展示、文化体验和文化研究等传习功能;第二级为设于各社区和村落,具备传习带徒、营销门市功能的手工技艺传习点和社区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曲艺排练厅;第三级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传承的传统工艺作坊和社区非遗专业户,目前全市已发展到500多家,主要从事的项目为毛笔制作、土陶烧制、草编蒲编、碑石雕刻、砖雕古建等,这些项目进家入户,已成为乡村能工巧匠的生存方式,成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立脚点。
  在张晓晓看来,三级传承载体各有不同功效,传习中心是区域内非遗传习与传播的样板田,传习点是非遗传承人精耕细作的责任田,非遗专业户则是民众倾心呵护的自留地,三者合一,构成了乡村文化传统存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比如,“昌邑砖雕”传承人2016年培训居民200人,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昌邑乐春面艺”为社区150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使下岗职工重拾了生活希望;“昌邑剪纸”“蒲苇草编”“昌邑毛笔”“小磨香油”“西河大鼓”“小章竹马”“郭家庄大秧歌”等项目在传承带头人的带动下,依托社区资源,将民间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广大民众的审美习惯和谋生手段。
  此外,昌邑市组织力量广泛搜集该市690个村历史渊源、人文构成、风俗习惯、人物事迹等情况,深入挖掘整理各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逐步在农村建设红色村史馆。如今,72名义务讲解员活跃在各个村的红色村史馆,作为“新乡贤”的他们说:“在自己家门口讲自己村的历史,不但教育别人,更感动自己,每讲一次都是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