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网络寻亲感情疏通部门联动

“零滞站”救助拉近回家路

2018-07-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张新民 张化德
  
  今年4月,59名在潍坊已安置的受助人员依次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后,其中4名很快“刷”出了身份信息,并与家人取得了联系。自2014年起,潍坊市救助管理站推行“零滞站”救助管理工作模式:在一定工作期限内,为所有救助对象的合理诉求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解决方案,助其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基本需求。
发布寻亲信息
  “我叫董娜娜,我家在哪里,我要回家,我想我闺女……”疑似精神疾病人员董娜娜(化名)用浓重的南方口音随手比划着,但她始终无法提供具体信息。董娜娜是2017年8月由潍城区军埠口派出所送到潍坊市救助管理站的,曾到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精神医疗。该站立即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以及当地的媒介平台为其发布寻亲公告,但都无功而返。董娜娜滞站时长临近3个月,按照规定将申请安置到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再次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等渠道发布寻亲公告。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春节前夕,董娜娜12岁的女儿小娜(化名)看到了今日头条上的寻亲信息,和家人来到了潍坊市救助管理站。在母女见面的一瞬间,小娜哭喊着“妈妈”飞奔向董娜娜,紧紧抱住了失踪半年之久的母亲。
  按照“零滞站”救助管理工作模式的要求,潍坊市救助管理站所有受助人员的寻亲信息,必须在24小时之内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并发布至今日头条寻人板块。个人信息24小时仍未核实的,在自媒体、志愿者寻亲服务群等渠道发布寻亲公告。7天之内无法核实的,联系公安机关采集受助人员DNA信息。3个月内仍无法确认身份信息的,申请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
用情“谈”出身份信息
  张桂华是2015年由潍坊市救助管理站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的,两年多来,工作人员多次回访,但她始终不愿透露身份信息。“到现在您从家里出走快3年的时间了,光在福利院也接近两年了,家里人一定特别担心您!难道您就不想回家看看?”在一次交流中,工作人员再次对张桂华动情地劝说。终于,张桂华说出了她家在临沂某村并说出了儿子的姓名。采集到这个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到了当地政府、救助站,并且核实了她的身份信息,随即将张桂华护送回家乡。
  患病的吴顺(化名)大爷是2015年10月来到潍坊市救助管理站的,因为无法确定其身份信息滞留站内超过3个月,该站决定将其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吴大爷在受助期间,与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得知要被安置到福利院后情绪低落。工作人员耐心地跟吴大爷说:“救助站只是临时救助机构,以后安置到福利院我们也会经常去看望您的……”几次心理疏导后,吴大爷主动配合救助工作,被顺利安置到了福利院。
多部门携手共助
  流浪乞讨、精神障碍、离家走失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工作,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潍坊市救助管理站与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协作联动,形成了多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局面。依托潍坊市中医院、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疾病中心)的医疗资源对急症、重病、疑似精神障碍的受助人员进行救治,待受助人员病情稳定后再行救助;与辖区派出所、公安分局在户籍核查、DNA信息采集、人像比对等方面密切协作,保证日常受助人员户籍信息核实工作顺利进行;与多家医疗、养老机构达成协议,分类托养受助人员。2014年到2017年,该站通过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安置长期滞站人员42名,分类托养受助人员500多人次,没有发生一起因托养机构照料不周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从2014年起至2017年底,潍坊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受助人员5114人次,救助覆盖率达100%,初步实现了“零滞站”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