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

2018-07-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惠民:振兴乡村要抓住“农民培育”这个“牛鼻子”
  □刘合昌 宫田田 陈川
  
  在惠民,在滨州,吴元元是个名人。香菇大王、乡村之星、劳动模范……各类头衔琳琅满目。但在5年前,她还只是惠民县石庙镇庵里吴村一个怀揣创业梦想却毫无头绪的农村青年。蜕变是从一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始的。
  而在整个惠民,已有上千名吴元元这样的农民通过县农广校成长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也正是抓住了“农民培育”这个“牛鼻子”,人才振兴成了产业振兴的强支撑。近年来,惠民县土地流转规模、进度不仅走在了前列,一个按照国家级标准建设的惠民现代农业(特色园艺产业)产业园也正呼之欲出。
  
  农广校变成“农民的大学”
  2013年,“打工妹”吴元元回到农村创业,一场命运转折正等待着她。当年,惠民县农广校组织了一次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班。吴元元成为这个班的一员。在这里,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县农广校校长吕佃禄回忆,吴元元是最好问的一名学员,荣誉感特别强,做事非常认真。
  吕佃禄介绍,这种集中培训,确实能够让农民学到和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发现人才、交到朋友、交流信息,给农民与专家教授们搭建交流和联系的平台,同学圈、师生圈相互交流、共同创业产生的威力巨大。
  对这些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几乎没有上过大学的农民而言,农广校给他们请来了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这几乎就是上了一回“大学”。
  据了解,近年来,惠民县农广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超千人。其中,培育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
  
  土地流转先让农民有信心
  培训不仅传授了技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农民在农村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底气。2013年末,结束培训班后,吴元元就回到乡镇流转了200亩土地。几经辗转后,县农业局的专家帮助她选定了食用菌种植这个方向。
  也就是在这几年,惠民县土地流转提速。今年以来,全县共流转土地21.3万亩,是过去多年流转面积的总和。
  2017年11月份,滨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抓党建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议,明确要支持经营主体,打造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载体,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的关键问题,并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惠民县农业局农村经济管理局局长季东峰认为,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民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了,农民培训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就像中央要求的,要加快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人才振兴撑起产业振兴宏图
  几年下来,在吴元元的带动下,惠民的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体系。如今,吴元元已是山东惠民齐发果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而惠民县委、县政府还在为她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规划着更大的蓝图。
  7月4日一上班,惠民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寿光就忙着修改材料,为一场专家评审会做准备。李寿光介绍,县委、县政府决定要按照国家级标准建设惠民现代农业(特色园艺产业)产业园,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惠民样板。目前,这一总体规划已经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定稿,进一步修改后,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在这一规划中,吴元元带动下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重要板块之一。
  据了解,为高标准建设这一产业园,惠民县目前已成立创建指挥部,并设立农业投资发展公司,一座有边界无围墙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呼之欲出。
  惠民县农广校组织的一场扶贫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