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24个村庄实现“空场清零”

——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实施全域生态提升工程

2018-07-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宋学宝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刘泰铭

  7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潍河西岸的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大双沟头村,樱花、核桃、冬青、对节白蜡夹道相迎,峡山湖吹来的空气温润清新,裹带着阵阵鸟语花香。而原先,村里杂乱无章、道路绿化参差不齐,废弃的土坯房基、草堆柴垛随处可见,水塘就是垃圾场。
  村庄的改变得益于从去年11月峡山区实施的全域生态提升工程。如何全域生态提升?大双沟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强与潍坊市委办公室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太东商议,村庄闲散场院多,利用上级补助资金,围绕着空闲场院做文章,通过绿化让村庄面貌得以改变。于是,在有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帮扶组和村民的不懈努力,村子由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生态优美的现代宜居新农村。
  “以前村里有大大小小27个空场,都堆满了秸秆、柴垛,杂乱无章,非常难看。”走在村道上,王太东指着道路两旁说,很多村民没有改变以前烧柴形成的老习惯,不管有用没有用,有柴禾就往家里拾,秸秆也从田里拉回来,堆在房屋外。王太东、李强召集村班子成员开会讨论,把所有空场的清理工作都分给村干部包靠,挨家挨户做工作。不到3个月的时间,一个个闲置空场都变成了“小树林”,靠近路基的地方栽植樱花、冬青等绿化树木,高低错落,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
  站在一处空闲场地,王太东与李强商议道:“抓紧把杂草清理好,腾出空间来,等到施工队进驻,才能迅速施工,咱的公园和健身广场才能早日建成使用。”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处近3亩的空闲场地,长期闲置后杂草丛生,村里利用上级的45万元资金建设公园与健身广场,目前已经完成招标程序,待汛期结束后,就开始施工。
  据了解,大双沟头村有很多常年在外工作的村民,有些甚至户口已经迁出,但是在村里的旧宅基地都还保留着,有的还是土坯房屋已是破败不堪。该村两委成员主动分工包靠,自己搭上路费,到潍坊、青岛、济南等地,找到旧宅基地的主人,反复做工作。最终,村里没有付出一分钱的代价,所有旧宅基地全部收回,改造成了绿地。其中,一处较大的院子种上了70棵两年生的核桃树。
  与此同时,大双沟头村集体出资,村干部带头,对该村沟塘里的垃圾进行了打捞和清运,河道和排水设施全部疏浚,两侧栽上了垂柳。“由于没有监管,很多村民还是习惯将生活垃圾往附近的沟塘里面倒,时间一久,垃圾就成堆了。这次清理后,我们对村民进行了宣传教育,将环境卫生和门前三包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让‘爱清洁、讲卫生’成为习惯,大家都意识到好环境对村庄的重要性了。”李强说。
  “像大双沟头这样的村内空场‘清零’村,王家庄街道还有23个,这些都是第一步的试点村,现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下一步要在街道范围内全部推开,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王家庄街道林业站站长曹永波说。
  峡山区全域生态提升工作开展半年多来,王家庄街道新发展白蜡、杨树等苗木基地,以及栽植猕猴桃、红冠蜜桃、葡萄、大樱桃、核桃等经济林带共计1.2万亩,其中大樱桃、红冠蜜桃已经形成近3000亩的规模,并配套有专业合作社、采摘园、农家乐。
  按照计划,王家庄街道3年内将全域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其中环湖路沿线新增7000亩,景黄路两侧新增5000亩,浯河沿岸新增3000亩,渠河沿岸新增2000亩,盖公山、清宫埠周边新增2000亩,大圈、西孙孟等村新增果品2000亩,湿地林场新增2000亩,其余各村新增绿化7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2万株。
  在前邢戈村,300亩土地流转后已经栽上了樱花、紫叶李、木槿、国槐等绿化苗木,如今已是一片欣欣向荣态势。村党支部书记孙华介绍,由于村子缺水,农民种地多靠天吃饭,不少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地,导致土地流转费用很低,“这些土地每年每亩的流转费用是350元,目前已经种植了约20余种苗木,我们村部分村民在这里打工,每天报酬100元。”
  “街道中部的山岭薄地因地制宜地规划了黄桃种植基地8000亩,年初以来已经栽种了3000亩左右。我们不但要种,还要在街道扶植两家大型配套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当好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曹永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