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育乡土人才,引专家团队,文登区西铺头村从负债百万变年收入过千万——

人才是“钥匙” 打开振兴门

2018-05-30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王海政

  威海市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的田园综合体,颠覆了人们对农村旅游项目的固有认知,这里不再“土里土气”,甚至还有些“小资情调”:有VR体验馆,引进了瑜伽健身和中医理疗项目,游客还可以体验草莓酱和草莓酒的制作乐趣。
  2000年以前,西铺头村负债近百万,如今已“化茧成蝶”,去年村集体收入近千万元,被评为全省旅游特色村、全省最美乡村。蝶变的秘诀在哪里?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说:“是人才这把‘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大门。”
  一枝牡丹能卖到1000元!在村里的牡丹展品区,于海峰向记者展示了“美丽经济”的神奇:名贵的牡丹鲜花经脱水、脱氧等特殊工艺处理后,干花身价陡增。
  为西铺头村奠定“美丽经济”基石的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生导师、牡丹专家成仿云。“于书记锲而不舍的诚心和毅力打动了我,也使我看到了牡丹产业在一个乡村开花的希望。”成仿云说。去年,成仿云正式与西铺头村合作,不仅带来专业的技术,更带来优良的品种,百亩牡丹园中紫斑牡丹、日韩牡丹、欧美牡丹争奇斗艳,俨然世界牡丹博览园。经成仿云引荐,西铺头村还与日本岛根大学教授、牡丹专家青木宣明“连线”,6月份,于海峰将随区人才引进团队赴日本与其签约。“青木教授将成为在村服务的第一个‘洋博士’,他还将带来中国第一株寒牡丹。”于海峰说。
  一个专家带起一个产业,在西铺头村这样神奇的故事不只一个。中国园林学会草莓分会会长张运涛,来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对村里代代繁育的草莓进行脱菌脱毒、育苗改良,新品种草莓产量、抗病能力均提高30%,一个大棚产值从不到10万元一下增至15万元以上,培育出的“红粉佳人”“白雪公主”等品种在世界草莓大赛和中国草莓大会上屡获金奖。
  西铺头村还为专家团队设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人才提供施展舞台,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现在,一年到村服务博士生导师有4名,博士8名,硕士研究生20多名。
  人才振兴,农民是主体,把普通老百姓变成懂技术的“新农人”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西铺头村从搭建学习平台开始,为群众创造学习机会,帮助他们锻炼成长。
  “百合种球下面不好的根系要修剪掉,修剪好的种球还要浸泡消毒。”在村里刚刚开辟的百合种植园,园艺工人刘衍芹讲起百合种植技术来头头是道。刘衍芹是西铺头村一名地道的“庄稼把式”,今年已经66岁,跟着博士教授搞种植学技术,如今成长为一名“土专家”。“以前只能干个打药、锄草的粗活,如今修剪、管理等精细活都能干得来。”刘衍芹说。
  如今在西铺头村,像刘衍芹一样的“土专家”有100多人。“以前苗木出现了问题要请专家专程来一趟,现在村里的技术队基本就能解决。”于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