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土地流转让闲置农田变废为宝

2018-05-17 作者: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明 
   本报通讯员 彭 华 马路遥  

  恒业绿洲家庭农场水稻育秧大棚里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运土、摆盘、查看秧苗……32亩的大棚里,空气中正喷洒着细小水雾,12万盘秧苗已然展露新绿。
  “再过几天,等这些秧苗长到12公分,我们便全部用插秧机进行插秧,农场里1500亩稻田全是一片翠绿。”恒业绿洲家庭农场负责人孙波喜形于色。然而,在2014年以前,这里有的只是分散凌乱种植的棉花,土地过碱、加之内涝,导致不少农田已经闲置抛荒。
  恒业绿洲家庭农场位于利津县陈庄镇堐西村南部,紧邻黄河大坝。堐西村以前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多种植棉花、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小农经济的“单打独斗”导致土地产出率低;村里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种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现代农业,让土地变荒为宝。
  孙波是堐西村的村民,一直在外经营农资,每次回家看到村里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村里有流转土地的意愿,便承包了堐西村1000多亩和三合村的200多亩土地,于2014年1月注册成立了恒业绿洲家庭农场。
  整平土地、配套沟渠,孙波几乎整天泡在农田里,田地上到处是拖拉机、挖掘机的轰鸣声。附近的村民闻声经常过来看看,但大多数村民不知道他在干啥,知道的也不相信能在这里种上水稻,办成家庭农场。
  在村民的好奇和观望中,孙波带着员工在大田里开始育秧,由于第一年土地刚完成整平,机械不能使用,孙波便从江苏雇了60多个妇女,进行手工插秧。第一年,1500亩水稻喜获丰收,亩产1400斤,纯收入达到84万元。
  从2014年的1500亩水稻种植,到现如今的1500亩水稻基地、3500亩青贮玉米基地、35亩的工厂化育秧大棚,32亩的蔬菜种植大棚,48亩的水产养殖,40亩的“稻甲同种”……四年的时间,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发展新模式,让千亩传统农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恒业绿洲家庭农场的设立,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农场流转土地后,除了支付给村民承包费,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周边村庄转变发展模式。
  在恒业绿洲家庭农场打工的吴奎堂,现在的收入比土地流转前翻了好几倍。他家的四亩地,由于太碱,只能种植棉花。一亩地亩产300斤,除去种子、农药、犁地等费用,赚不了几个钱,还花费太多功夫。而现在,他把地流转给恒业绿洲家庭农场,每年租金1200元。他又成为基地员工,年收入4万多元。 
  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活力,2015年,堐西村村“两委”商议,将村内现有的780亩农田全部进行土地流转,由村“两委”统一种植、管理和出售,去除种植成本,将收入按亩数全部分发到户。2015年当年,村民们没有种地,却收到了每亩地800元的“收入”。在堐西村村民看来,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每年轻松获得的“种植收入”,更大的好处是年轻人可以放心外出打工,老人可以在家安度晚年。目前,该村6000亩土地已全部实现流转,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以上。
  陈庄镇把土地流转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秩序,探索出了转让、出租、置换、转包、转租等模式转“活”土地。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面积8万亩以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1个,家庭农场75个,土地亩均效益实现翻番,农民增收2-3倍。   
  “下一步,将建设大米加工厂,对水稻进行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同时打造集‘吃、喝、玩、购’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孙波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