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水肥一体滴灌、无土栽培,从荷兰远道而来的熊蜂在棚里飞来飞去——

西红柿原来还可以这样种

2018-05-05 作者: 吕光社 尹彤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尹彤 
  本报通讯员 王世友 范培倩

  4月14日,周六,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生态番茄采摘园里游人如织,许多家庭边采摘边游玩,不亦乐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吃过的人都说这里的西红柿又沙又甜,有小时候吃的西红柿的味道。”市民张先生边给满嘴西红柿的5岁儿子擦嘴边说道,他手里的小竹篮里已装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
  小张提到的是长沟镇新种植的“无土栽培”西红柿。事实上,长沟镇的“三韩西红柿”已经有20多年栽培历史了,是镇里的支柱产业之一,三韩西红柿基地也早已成为鲁西南最大的生产、批发、销售基地。只是普通的西红柿受市场影响太大,利润相对较低,如果不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品质、往品牌化发展,很难真正提振乡村经济。
  “经过前期调研、集思广益,镇里决定从大棚西红柿个性化、高品质方面突破,2017年6月,由南韩村、中韩村、北韩村联合成立三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落实高标准西红柿大棚建设和科研引进工作。”长沟镇党委委员、项目负责人张勇介绍,镇里争取了300多万元发展集体经济资金,由三韩村“两委”配合三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登门入户,给农户算对比账,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建设高标准大棚。大棚建好后,按照每个棚一年1.1万元或1.3万元的价格租赁给村民,租赁费纳入三韩村集体经济。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个无土栽培试验棚,只见里面红色、黄色、紫色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从荷兰远道而来的熊蜂在棚里飞来飞去。“传统西红柿种植方式污染重、乱用激素现象严重,很多西红柿掰开后里面都是空的。但我们采用无土栽培、熊蜂授粉的西红柿,掰开后都是‘爆浆’的,口感沙面,十分受欢迎。”张勇说。
  “何老师从事了35年的番茄育种、栽培工作,他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才能实现西红柿的真正蝶变。”张勇口中的何老师是济宁市园艺专家、农业科技拔尖人才何伯洪,此次他和济宁裕和农业有限公司经理苏永超一起出资80万元,在三韩农业示范园区承包了6个大棚,开启了西红柿科研之路。
  “我们大棚墙面是筑土的,有近1米厚,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保温效果又好。无土栽培选用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机滴灌技术,保证所有的滴点每分钟的出水量是1升,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避免了以往棚内湿度大,经常放风易造成裂果、畸形果的弊端。”何伯洪指着眼前的设备介绍,棚内使用了黑白膜把土壤与栽培基进行了隔离。栽培基是从印度引进的椰糠,肥料是从韩国引进的生物益生菌,配以矿物质,按需分配。架设了比蚊帐还细密的防虫网,杜绝了外来虫害侵袭。“这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保证了西红柿的品质,含糖量提高了3个点,产量提高20%以上,也保证了绿色、无公害。我们生产出的果实能与以色列生产的西红柿相媲美。”何伯洪自信地说。
  虽然去年才开始研究种植,上市时间也比普通西红柿晚,但绿色、原生态的无土栽培西红柿很快得到了不少客户的认可,每天都有济宁、济南的客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订购。为提高西红柿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何伯洪还专门留出一个棚做实验,培育不同类型的西红柿。“差异化、高端产品才能保持最强的生命力,有村民看我们种植的西红柿市场行情好,已经咨询想加入了。”何伯洪笑着说,“相信通过不断改进提升,我们的西红柿一定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