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个人信息危险“裸奔”,泄露、盗用事件时有发生

保护个人信息,哪些漏洞亟待补上

2018-04-17 作者: 徐超超 李子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超超 李子路

  “一天接到三四个电话让我买公寓,不接吧怕误事,接了又被骚扰,他们是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的?”济南市民宋先生的遭遇,也是当下许多人的烦恼。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加,有关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对于打击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我省公安机关不遗余力、重拳出击,取得了突出成效。2017年,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组织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黑灰”产业专项行动,查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4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36名。然而,时有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盗用事件,仍引起了人们的焦虑。
10元就知“你在哪”
  手机号码、物流信息、学籍档案、征信记录明码标价,犯罪嫌疑人根据买家需求提供“私人订制”服务,通过订单盗取信息提供“精准服务”,形成网络个人信息买卖“地下产业链”。近日,肥城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网络个人信息买卖案,抓获上线源头和中间商41人,涉案价值800多万元。
  在肥城市看守所,于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懊悔不已,这是他第三次因为网上倒卖个人信息而进看守所。于某觉得,这个活不用出力,还来钱快,于是充当了这条“地下产业链”的中间商。
  于某通过微信招揽客户,然后将客户需求报给自己的上线,再将上线的反馈通过微信转发给客户。买家可以直接向中间商提出精准需求,通过手机定位获取别人的位置信息。“手机定位这项服务卖得最火爆,一条手机定位最高能卖到6000元。”于某说。
  王某林是本案中手机定位服务平台的所有者,他的账号拥有平台最高权限。“对方想定位某个手机号,必须从我这开户。我将该手机号添加到开好的账户上,对方就能在他的账号里对这个手机号进行定位了。”据王某林供述,定位服务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每月收取10元,只能定位一个手机号;另一种是包月,每月收取1000元,不限手机号数量。这仅是源头价,中间商还会层层加价,最终的价格是多少王某林也不清楚。
  “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地下产业链上的犯罪分子一般通过网络交易,隐蔽性很强。”办案民警刘均鹏说。高额的经济回报、较小的难度要求、较低的犯罪成本,引诱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想出各种办法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形成了分工专业、配合高效的“地下产业链”。
支付平台账号轻易被盗
  1月11日,宁阳警方接到报案,某中学财务处登录第三方支付平台查看学费,因为密码错误无法登录,重新申请账户登录却发现,240余万元教材费不翼而飞了。面对案情,宁阳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组织刑警、网安、经侦等警种依托“网警+X”一体化作战,将相关线索汇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迅速从信息流、资金流等方向开展侦查工作。
  通过分析,警方发现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网络电信诈骗团伙。“我们发现该账户内有多笔转账记录,怀疑该账号被用作洗钱账号。”办案民警薛盟说。随着案件的侦破,一个以余某为首,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薛盟介绍,该团伙组织架构完善,分工明确,为逃避打击,他们采取冒用、收购、盗用他人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方式,转移赌博资金,进行洗钱。在余某的组织下,主管“业务”的杨某、蔡某同时经营三家网络博彩公司,利用qq群、微信朋友圈发展会员。业务员拉到客户后,用虚拟的账号引导客户在网站上注册会员充值赌博。今年3月,宁阳警方组织近百名警力,远赴湖南、湖北等地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最终抓获43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
  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不少犯罪分子洗钱的新手段。然而,平台账号轻易被盗、个人信息泄露却是犯罪分子得手的关键,这个个人信息“漏洞”亟待补上。“有些单位、企业对个人信息管理不善,甚至有‘内鬼’把信息贩卖给不法中间商,导致个人信息被盗。”泰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侦查大队教导员杨玉慧说。
如何斩断“黑手”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三个源头:一是黑客,二是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业、单位,三是公民个人。肥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鄂宏超认为,要想斩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手”,一方面要坚持重拳打击不放松,进一步加大对“黑客”非法侵入盗取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全面加大对通讯运营商、金融机构、邮政速递和网络预订类网站(客户端)的监管力度,从制度方面强化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强化从业人员管理,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安全。
  今年初我省警方开展了“净网2018”行动,公安机关坚决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坚决查处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平台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撑起“保护伞”。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窃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即使尚不构成犯罪,没有违法所得,也将被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的罚金。”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规定一旦正式实施,便意味着给个人信息安全又加了一把‘锁’,不仅是对违法者的威慑,而且是对互联网企业责任的压实,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
  警方提醒,公民要强化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在网络购物、使用公共WIFI、参加网站问卷调查和网络抽奖、自媒体社交等方面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