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棚间生产路,能通中巴车

2018-04-13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韩明云

  4月5日下午,天空飘起小雨,寿光市圣城街道范家庄村魏金良骑着电动车从棚里往家走。一路到家,电动车轮上没有粘上泥。“我们的棚间生产路从来没有这么好走过。”种了30年大棚的魏金良说。
  范家庄是个纯农业村,共有88户,种植着160个大棚,生产路接近2000米。种棚户一天到晚要在棚间生产路上走四五个来回。
  魏金良种着3个黄瓜大棚,每到闷棚时节就要运鸡粪。“原先路窄,拉鸡粪的车进不来,我们都是卸在路头上,再雇人一小车一小车地往里倒,别提多麻烦了。”魏金良说。
  “在生产路上,我们铺了600多吨钢渣,有七八公分厚,把所有的生产路全部提升。”范家庄党支部书记魏玉亭说。
  如今,棚间生产路修到4米宽,鸡粪运输车直接开到棚口,魏金良不用再为倒鸡粪发愁了。
  常年在范家庄收购黄瓜的朱晓明说:“村里修好了路,从这里到物流园卖菜,来回方便,节省不少时间。”
  据介绍,圣城街道共有5000个大棚,涉及近5000户2万口人。“一到下雨下雪,老百姓进出棚一脚水一脚泥。所以,必须彻底改善大棚道路的出行问题。”寿光市委常委、圣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马焕军说。
  截至4月1日,圣城街道25个农业村,500多条棚间路全部修好。这些棚间道路总长度100公里,总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新整修的棚间路,85%能通行中巴车。
  圣城街道金家村,共有32户村民。去年,圣城街道与金家村两委共同研究调地方案,流转土地200亩,建造高标准大棚27个。如今,棚区1000多平方米的路面也已整修一新。
  “原先路窄,下雨全是泥,车辆没法走。现在上面撒了钢渣,菜可以从棚里直接拉到外边的路上。”金家村村民金永胜说。
  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情况,圣城街道对各村棚间路的整修,给予50%的资金补贴,并进行现场检查验收,以确保路的质量。
  原来,西石村大棚区的路不仅坑坑洼洼,还东家堆点垃圾、西家放点杂物,四五米宽的道路成了两米,来往两辆车都错不开,村民盼着修路。
  西石村党支部书记牟永盛说:“因为路要拓宽到4.5米,需要清障,就提前下了通知:搭建在外侧的棚屋子要拆除。一天时间,群众自己全拆了。”
  “天天盼修路,没想到这回真实现了,我们都支持。”西石村村民周瑞芳说。
  圣城街道张仕片,这次进行大棚道路整修的有后朴、赵旺、金家、张仕、杨仕5个村,整修道路65条,17000米,清理垃圾1650方。
  原来的张僧河,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荒芜了15年,形成了一个长1500米、宽15米的垃圾场。光这一段,垃圾就运了150多车。清出来后,张仕村进行了分段承包管理,垃圾场变成了现在的小菜园,村里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万多元。
  “这次大棚道路整修既方便了群众,又锻炼了村级班子,提升了班子成员的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还美化了环境。”张仕片总支书记韩华伟说。
  北郭村的大棚路1700米长,大棚路的灰线都是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增和村两委成员拉着百米绳量出来的。“有个别户的大棚棉被、竹竿等杂物直接堆放路边。看到村里真心为群众办好事,村民主动清理杂物。”张树增说。
  2018年,北郭村将围绕大棚园区道路提升、农业品牌打造、农业+旅游作出新的发展规划。清理垃圾、改造道路只是其中一步。下步,村里将在大棚园区道路两侧种植月季、玫瑰花,把菜园子建成旅游景点。
  圣城街道城西片有9个村进行了整修,各村都互相学习,比着干。集体没钱的,村两委成员凑。遇到清障过程中群众不理解的,村干部主动做工作,帮忙清理杂物。
  “要像管理大街小巷一样,把棚间生产路管理好。”马焕军说,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要把路修好,还要管好,让老百姓做到出行方便、生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