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林水共治汇聚澎湃动能

—解析“两山理论”的日照实践

2018-04-04 作者: 罗从忠 杜辉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罗从忠 杜辉升

  3月22日起,环保部网站对2017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的市拟入选市名单进行公示,日照榜上有名。这不是日照首次获得国家生态环保部门的青睐。2017年10月,日照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一个月后,日照又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成为山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日照生态持续向好的动力何在?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日照自2015年底掀起“林水会战”,立志将日照打造成森林环绕、碧水穿城、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镶嵌,生态文化底蕴深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海滨城市。
从林水共治到海陆统筹
  2015年底,日照市召开林水会战动员大会,提出以破解水资源瓶颈为目标,实施城区增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等“八大绿化工程”,和现代水网、河道综合治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六大兴水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造林40万亩,建设水利工程5000处。
  经过两个年度的林水会战,日照累计造林31.9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2%,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312项,完成投资40.6亿元,全市新增城市供水保障能力33万立方米/日,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翻一番。
  2月27日,日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多项工程,将林水会战升级为“双十工程”,规划完成造林35万亩、各类水利工程305项,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150亿元,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达到110万方/天。
  如今,日照市又把“五大”碧海行动纳入到林水会战当中,“全域统筹、海陆统筹”的特征愈加明显。碧海行动将通过实施退渔还海、修岸护海、治污净海、绿色养海、文化兴海等五项工程,提出到2020年,全市受损岸线修复率达到90%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45%以上。
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并举
  对比两轮林水会战会发现,新增加的两项绿化工程和四项兴水工程均以农村为治理对象,新一轮林水会战对乡村的倾斜愈加明显,就是为了与日照市“生态立市”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结合起来。
  3月22日上午,日照市林业局在大槐树社区举办“爱心传递 绿色接力”香椿苗赠送仪式。今年,该局将在全市赠送香椿苗29万株、杜鹃2万株、红栎0.5万株,号召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农村道路、村庄周围广泛开展“千村万树”栽植行动,在用林果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推进镇村兴绿、庭院妆绿工程建设。
  刘家南山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漫山遍野的“绿叶子”变成了村民手中的“红票子”。正是林水会战的实施让五莲县松柏镇的偏僻乡村走上了振兴之路。2017年,全村樱桃产业收入达到1100多万元,人均增收1万多元。与刘家南山相邻的凤凰山百果谷打造生态林2200亩、樱桃6000亩、板栗2000亩,形成了具三季采摘、四季游玩的生态旅游区,现已建成国家3A级景区。
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由于地域狭小,日照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5.3%。可喜的是,通过林水会战,日照在较短时间内初步扭转了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匮乏的不利局面:经过营造沿河、沿库水源涵养林,全市相当于多蓄水640多万立方米;2017年全市总蓄水量达4.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9.9%,其中日照水库蓄水量已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位。
  绿水青山是日照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林水会战中,日照正借生态优势打造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气的洼地,积蓄发展新动能。
  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五莲县林木总面积达到46.8万亩,乡村旅游也成为全县农村就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2016年全县乡村旅游年接待242.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9.7亿元,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82%。
  生态建设中壮大的林果产业,为“新六产”融合发展工程提供了强劲动力。山东绿丰生态农业公司依托周边丰富的樱桃资源,研制出樱桃汁、樱桃面膜等6大系列47种樱桃制品,扩大了樱桃制品的市场规模。该企业又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了集樱桃种植、深加工、休闲采摘游、“透明工厂”观光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日照市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已发展到314个,年销售收入97.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26.6万亩。
  在日照,“生态变现”的路径正走上深入。正在建设中的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已有近800家企业等待进驻。这些企业已为当地贡献税收2.42亿元。一片工地能有如此之高的吸引力,科技金融小镇依托的白鹭湾艺游小镇优越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不容忽视,这为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及投资人进驻提供了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