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年收入从三四千元到十万元,自购农机为村民义务服务

两年前的贫困户成致富能手

2018-03-29 作者: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明
   本报通讯员 李伟伟 张聪聪

  3月21日,纪永宝正驾驶旋耕机在自己流转的100多亩土地上忙碌着,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着准备。去年纪永宝的100多亩稻田收成不错,成了村里有名的种粮大户。可谁也想不到,两年前纪永宝一家还是村里标准的贫困户。
  纪永宝今年35岁,是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店子村村民。“我家有5口人,原先只有4亩地,以种植小麦、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一家人忙活一年才能落三四千块钱。除了日常开销,还有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养老费,生活特别吃力。”回忆起前几年的生活,纪永宝有点伤感。
  店子村地处城郊,村民多到县城打工谋生,土地大都撂荒,散而乱、荒又碱。2015年,村委会集思广益,决定把撂荒地整合进行集中流转。实行“村委+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将村内530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承包给贫困户耕种。这样一来,通过土地“抱团发展”提高土地效益,村民不仅成为“股民”,贫困户更成了村里的“种粮大户”。
  “2016年,村书记帮着俺从信用社贷了10万块,化肥、种子、机械一起买全了,以一亩300元的的价格承包了13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水稻。一年下来,除去土地承包费、农资投入等,纯收入达到10万多元,直接脱贫奔小康!”话语间,纪永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说起当初承包土地的时候,纪永宝还有些担心,“当时,村里把好地和边角地、撂荒地一起流转,俺怕土质不好长不出粮食,而且想要规模化种植,机械很难进去,浇水也成为难题,心里特别没底儿。”
  “要帮就要帮到底”。面对村民的质疑,村委会快马加鞭地行动起来。先后对500多亩土地进行平整,修建机耕路、建成大水库。“针对盐碱地这一特点,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建议我们种植水稻逐步改善土质。等土质好了,再发展蔬果业、旅游业,真正走出一条‘一土三金’的共赢新路子。”村党支部书记吕新泽说。
  水稻种上以后,管理技术也得跟得上。由于是第一次种植水稻,缺乏相关经验,为此,村里专门请来青岛农业大学的王健林教授进行指导。“去年,王教授专门给俺们讲解了秧苗管理、插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平均亩产增加到了700多公斤。”有了教授的指导,纪永宝心里更踏实了。
  紧锣密鼓的“一条龙服务”终于打消了纪永宝心中的忐忑,成为村里第一批种粮大户。
现在的纪永宝,不仅通过长期雇佣村里的劳动力,帮助他们增加一份收入,自己还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等3台农机。吃水不忘挖井人,农忙时纪永宝还会义务帮助其他村民耕地、收粮,回馈当时大家给予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