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京城成长的足印

2018-03-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禾刀
  对于北京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曾被作为辽、金、元、明、清都城的城市,大的历史叙事早就汗牛充栋,许多人想必也不陌生。在从小热爱历史的陆波眼里,因为种种原因,北京城里还有许多没能进入历史宏大叙事,或者说长期被公众忽略的地方值得深入打捞。
  他的《北京的隐秘角落》将目光对准了那些不大为人注意的寺庙,在频繁行走探访中钩沉稽古、发微抉隐,从而勾画历史中的小事件、小场景、小人物的往事遭际,最终凝结为一系列关于北京历史文化文明演变的文字。
  每栋建筑都是城市的历史“活化石”。有的因为在历史上作为重要事件的场所,很容易进入历史的宏大叙事,比如故宫、长城、十三陵等。相比之下,更多建筑则散落街头巷尾,成为与宏大叙事相映衬的历史遗珠。打捞这些散落的遗珠,就像是对传统历史宏大叙事的一次有益补白。
  在《北京的隐秘角落》这本书中,陆波将笔头对准了庆寿寺、皇姑寺、慈寿寺、大觉寺、定慧寺等大小数十座寺庙,由此展开了对站在这些寺庙背后的姚广孝、明英宗朱祁镇等人历史故事的铺展。
  虽然陆波也写到了许多民间传说,但她没有满足于这种人云亦云式的重复,而是以学术的方式,努力求证这些信息背后的深层隐喻。比如通过对皇姑寺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后得出,这座寺庙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皇姑”,更大可能或是经历土木之变被瓦刺俘虏的朱祁镇九死一生后,以托梦之由建设这座寺庙,间接地向朝野传递自己重新坐上皇帝宝座的“天意”。
  北京的寺庙之所以特别发达,并非真就源自香火旺盛。除了像前面所提到的皇权寄望借助寺庙巩固权力地位,另一方面,寺庙往往与太监有着极为特殊的联系。太监群体,在宫里即便享尽风光,但他们无一例外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在那个没有养老院的时代,寺庙得以走进太监群体的视野,首当其冲因为寺庙的慈善象征。其次,太监群体之所以钟情寺庙,还有一点则是因为他们借此地可实现精神上的超度,毕竟他们是一个无法被社会正常接纳的群体。
  此外,陆波还写到了蓝靛厂、樱桃沟、宣武门、中关村、海淀镇等这些历史地名背后的故事。这些地方在历史上大都有过辉煌,但均因当年的发展需要,无一例外被抹去了历史的印痕,许多地名甚至还被改头换面。
  有必要指出的是,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历史当然不可能倒转,但经过数十年的沉淀,梁思成的诸多努力越发值得后人悉心借鉴。
  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历史信息,无论光鲜还是灰暗,无论繁华还是落寞,都是一座城市成长的足印,或可继续弘扬,或可以此为镜。
  《北京的隐秘角落》
  陆波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