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11个中心村

村村办起合作社 带领社员奔小康

2018-03-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刘明志 白 娟

  “自去年4月,新合村成立合作社以来,我们发展了1家农家乐和1家民宿,种植猕猴桃50余亩,栽植丹参、射干等中药材160亩,合作社实现纯收入12.9万元,其中社员分红3.4万元,村集体分红4.5万元。”2月26日,掐着指头算完了账,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新合合作社理事长郭太平,亮出了新年新打算,新建的新合大食堂即将完工,下一步想再建立一个钓鱼场,继续扩大民宿规模,还要搞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现在没入股的村民纷纷抢着入股,享受到分红的也打算加大股份”。
  春节前,记者从嵩山生态旅游区了解到,过了农历小年,这个区11个中心村陆续召开了村办合作社分红大会。“去年我们推广‘一村一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集体、村干部、村民三方筹资入股,将村集体、村干部、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股份制经营增收的新模式,仅4个多月时间全区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委委员张素霞告诉记者,今年将组建嵩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努力发挥好嵩山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作用,提升社区合作社运营水平,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增强村党支部影响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合作社发展一举多赢。
  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朱家坡村高长功告诉记者:“年前领到了一份特殊的红包,这个年过得格外乐呵。”原来,腊月二十六,朱家坡村党支部领办的永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举行,包括61岁的老高在内,村民们都领到了分红,“去年开春,入社当股东,当时投入了一万元,没想到第一次分红就分了1200元,比拿利息高多了。”
  自2017年开始,嵩山生态旅游区11个中心村全部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经销、开展果品深加工、发展农家乐等特色经营,实现收入454万元,利润78万元,村集体增加收入24.6万元,为社员分红18.8万元,社员当年投资分红收益率均达到了20%以上。
  为贫困户开“小灶”,是这些村办合作社的一个亮点。为破除“失能弱能”贫困户增收难这一瓶颈,47个贫困户以土地、劳力等形式入股合作社,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分红收益,这次分红1.386万元。“我对象身体不好,干不了活。合作社一方面在技术上指导我种蜜桃,同时给我入了干股,今年光分红就分了1000元。”沟河村村民贺志诚说。
  贺志诚所在的沟河村是种桃大村,全村182户村民有140户种植桃树,年收入超10万元的种桃户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合作社发展蜜桃2万亩,吸纳26户贫困户入社,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重点扶持,去年底全部脱了贫。”走进沟河村的盛世果蔬合作社,理事长聂孝世道出了新年愿景,不满足种桃卖桃,在桃的附加值上做文章,新上一个配套建设加工车间研发生产蜜桃、杏仁、佛手瓜等礼盒装旅游商品,依托鲁中果品冷储交易市场,推进农超对接、农厂对接、农校对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村村上产业、户户上项目,嵩山生态旅游区的11个中心村普遍采取精准定制脱贫良策,铜峪、水沟等村,流转土地发展猕猴桃、黄烟、苗木等高效农业增收;九杰、垛庄、黄谷等村,对接大中城市市场、连锁超市等,组织购销芸豆、蜜桃、黑小米等高山果蔬增收;泉头、朱家坡、嵩山等村开展果品深加工、电商等特色经营增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践行“两山理论”的嵩山生态旅游区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谈及下步发展,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夏树英信心满怀,“围绕打响‘露营之乡·户外天堂’这一品牌,打造淹子岭高山房车露营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合作社等一系列旅游衍生品,引爆全域旅游,大大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富民强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