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嘉祥县嘉祥街道党工委书记韩丙海——

在扶贫攻坚中实施乡村振兴

2018-02-06 作者: 尹彤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尹彤 
   本报通讯员 张帅 海棠 发染

  虽然现在生活逐渐上了正轨,但想起当年的艰难,嘉祥县嘉祥街道楚庄村村民李仕钰还是眼泛泪光,伤心不已。
  十几年前,李仕钰在外打工时认识了丈夫,嫁到楚庄村后,夫妻二人很快迎来了大女儿贤贤,随后又有了两个女儿。孩子的诞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不少欢笑,却也增加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好在丈夫吃苦耐劳,跟着别人打工,收入还可以,李仕钰则忙点地里的活儿,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吃穿不愁。可2012年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这个家庭跌入谷底。
  丈夫突遭车祸,抢救加治疗共花费了四五万元,最终人还是没留住。外面欠着账,家里的小女儿才刚满月,一时之间,原本内向的李仕钰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脸上再没有了笑容。
  李仕钰一家被列为街道的精准扶贫对象后,由街道驻点干部、村里的党员安排包保。除了各项帮扶政策,如每年过年过节为他们送去慰问品;为其免费办理了“扶贫特惠保”,交纳了农村医疗保险,发放电费补贴等,扶贫工作的重点还是帮其重拾生活的信心。
  “街道抓住旧村改造的机会,在改进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帮助。”2月1日,嘉祥街道党工委书记韩丙海介绍,嘉祥街道这几年旧村改造行动一直都在有序进行,今年还有4个村列入计划。利用改造的机会,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吸引企业落地,不仅能带活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还能为贫困户提供更多机会。“街道规定旧村改造时必须留下相应面积的门市用于集体经济,不少社区还成立了物业公司,一方面增加集体收入,一方面也为贫困户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而对于确实没有工作能力的贫困户,村里也有经济实力进行增收兜底。”
  楚庄村在旧村改造后从空壳村成了现在每年有30多万元收入的“富裕村”。而且,随着搬迁的完成,离开了路难走、脏乱差的环境,村民们搬进了各种基础设施齐备的社区,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济宁天久工贸有限公司也在旧村改造后落户周边,并优先吸纳附近村的贫困户到厂里打工。
  “为了照顾我,厂里同意我把手套拿回家加工。加工手套加上保洁工作,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李仕钰笑着说,有了工作,加上街道和村里的各种照顾,自己不再沮丧,变得越来越乐观了。
  韩丙海告诉记者,乡村振兴离不开扶贫攻坚,没有了贫困户、贫困村,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圆满完成。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各镇街、村需结合自身的条件,根据脱贫攻坚的任务,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计划和行动之中,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奠定乡村振兴的制度和物质基础。
  嘉祥街道除利用旧村改造的契机帮扶贫困户外,还从提供公共服务上下功夫,从民生小事入手,为23名贫困户子女申报了“雨露计划”,每名贫困户子女每年可得到3000元的教育帮扶资金;为132户贫困户办理了公交卡,贫困户乘坐县城区域内和发往济宁的公交车均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环卫工、护林员等公益岗位25个,每户贫困户每月增收300-500元。同时,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利用上级拨付的三笔产业项目资金163万元,与嘉祥城建集团合作,把收益用于帮扶没有工作能力、特别贫困的家庭;另外,街道还开设了爱心超市,为每个贫困户每季度发放200元的购物卡等,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