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泰

引领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应用

全国光伏领跑者现场交流会在新泰举办

2018-0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刘培俊
   通讯员 赵 洁 米士伟 报道
  本报新泰讯 1月26日至27日,由新泰市人民政府、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光伏领跑者现场交流会在新泰市举办。会议以“分享成果与经验,探讨发展与应用”为主题,旨在引领光伏产业升级,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共同分享先进技术实施成果与经验,探索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具体应用。
  近年来,新泰市紧抓被列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全国首批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机遇,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牵引。
  2016年6月,一期50万千瓦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是全省首批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6个、各类高效农业大棚9620座。2017年9月29日,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一期)项目集中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以农光互补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新泰市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全部在采煤沉陷区内实施,紧扣“农光互补”要求,着力打造棚外发电、棚内种植、农光互补、产业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全力把光伏基地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光伏特色景区和科研科普基地。
  在项目建设中,新泰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开创新模式、积累新经验,打造转型升级新业态,实现了与新旧动能转换相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与脱贫攻坚相融合、与生态修复治理相融合,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通过项目实施,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提升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实现“黑”变“绿”、“废”变“宝”,走出了一条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新路子。对民房斑裂较重的压煤村实施整体搬迁,已建成2个连片小城镇,形成5万人居住规模,极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增加农民收入。一期项目可安排就业1.5万人,人均增收1.2万元,包括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承包大棚的经营性收入、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等。将基地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实施光伏扶贫优先战略,目前已有438户贫困户通过参与一期项目建设顺利脱贫。
  产业结构调整。对村庄搬迁废墟、减产地或低洼地上,实施全面复垦,改善土地耕种条件,将原来生产条件差的大田地变为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显著提升我市农业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实现三产融合。就一期项目而言,一产由光伏企业大规模投入建设农业大棚和配套设施,对沉陷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引进农业发展专门公司,专业化经营农业大棚,种植有机蔬菜、花卉苗木、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二产利用棚顶或棚间距建设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5.5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销售收入4.6亿元。三产配套建设大型综合蔬菜批发市场3处,带动物流、金融、信息、技术、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同步发展观光旅游,形成三次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链。
  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政府、开发商、设计院等各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场次的经验分享,并参观华能100MW农光互补项目区,实地查看农光互补模式,了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对新泰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