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漫长海岸线的背后,机遇与风险共舞

2018-01-30 作者: 王川 赵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川 赵琳

  以水定产、定城,山东丰富的海洋水资源是不能绕过的部分。总长3345千米的海岸线,占到了全国的1/6。绵延漫长海岸线的背后,经济因子与生态风险交织共舞。
  荣成是全国渔业第一大市,近海捕捞业发达。在过去,渔获物以卖原料为主。而现在,一条条来自印度洋的金枪鱼被加工成罐头,销往欧美和日韩等地。山东鑫发渔业集团建成的全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年可加工金枪鱼6万吨,生产金枪鱼罐头、鱼柳、鱼排和生鱼片等系列产品3万吨,相比在海外出售原料,价值提升十几倍。
  “海洋牧场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产鱼代粮、养护生态、富裕农民,一举多得,是海洋水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列席省两会的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说,山东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鱼类1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30余种,主要养殖品种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山东立足“大粮食”、“大食物”理念,海洋牧场、“放鱼养水”等24项重点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省累计扶持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55处,增殖放流水产苗种290亿单位。
  机遇的另一面,是生态风险的愈发凸显。尽管我省毗邻海域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占比由92.8%提升到95.5%,但绵长海岸线所带来的生态风险与海水水质并无太大关联——问题的根源,出在岸上。
  “海(咸)水入侵,这是我国沿海地区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海洋咸水与陆地淡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一个较为平衡状态。而在许多城市和工矿区,地表水不够用,就打井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一旦遭到过度开采,就会引发海(咸)水入侵。”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业副总工程师张保祥委员告诉记者,海(咸)水入侵会造成土壤盐渍化、侵蚀工业管道以及污染饮用水等多重危害。
  张保祥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地下水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的地面沉降区,“像我省的德州和济宁,其地面已经开始沉降许多年,最近新增的地方也不少,造成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原因即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对内陆城市的高铁等设施是安全隐患,而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更甚:一旦地面沉降,海(咸)水即入侵。”
  正是由于山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咸)水入侵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是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山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这一问题,之后虽然有技术研究和实际措施,但入侵面积仍越来越大。”张保祥说,矛盾的症结仍在于“九龙治水”,“比如国土资源部门可能从地质灾害角度看待海(咸)水入侵,水利部门则可能从超采区部分着手,这样形成不了治理的合力。”
  张保祥建议,山东应加强滨海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根据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严格控制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同时汇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