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寒亭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

潍坊北部新城正在崛起

2018-01-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 于志君

  2017年,是寒亭区飞速发展的一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潍坊市平均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寒亭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区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5.3:49.7:45,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项目被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中基华夏医药产业园、食品谷农商互联体验中心等一批新平台建成运营,潍坊总部基地进驻企业资本总额达60亿元,全区高端商贸、金融保险等企业总部发展到118家,总部经济聚集区效应显现。先进制造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利润、利税分别增长18.7%、14.5%,工业用电量增长20.3%。
  寒亭区特色园区蓬勃发展,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创新模式在全市推广,北海工业园创建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高端食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35个百分点。建立知识产权奖励机制,实施技术创新186项,完成技改投资128.5亿元。百德生物、亿斯特管业设立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新建齐鲁工业大学造纸助剂研究院等重点产学研合作机构3家,市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发展到117家。
  现代农业稳步提高,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家庭农场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2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粮食连续12年实现丰收。
  寒亭区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启动高铁新片区5.3平方公里核心区开发,站场站房、站前广场、地下管廊、交通路网等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片区开发实现良好开局。潍日高速北段建成通车,济青高铁、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潍莱高铁开工建设,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2017年,寒亭区完成68个重点项目的土地征迁任务,拆迁面积85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1.4万亩。开展“拆违治违”和房屋征迁“清零”专项行动,处置违法建设40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0个,改造老旧小区14个,6000多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新建改造城区道路34.8公里,铺设各类市政管道82公里。新建智慧社区10个。探索实施“路长制”,城区道路推行深度保洁。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打造示范社区8个,完成“乡村连片”治理片区3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个。
  认真做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超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任务。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八大行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建设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处,投资2.2亿元完成5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72家,拆除燃煤小锅炉280台,PM2.5、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下降10.6%、24.3%。推行河长制,启动20条河渠“清河行动”,开展虞河等重点河流专项治理,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河流断面COD、氨氮浓度分别改善11.5%、33.6%,河流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完成搬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开通环保投诉热线,开展“啄木鸟行动”,查处曝光环保违法违规问题78个。推广200辆新能源共享汽车。禹王、浞河湿地公园分别创建为国家、省级湿地公园,新增省级森林村居4个,提升绿地3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大力扶持企业融入国际市场,12家企业实现首次出口,进出口总额增长22%。潍坊国际贸易中心建成运营,实现进出口1亿美元。东亚畜牧交易所与8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约落户喜来登酒店、中房爱悦城等过亿元项目46个,总投资额242亿元。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降成本“711”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4.3亿元。取消和承接权力事项264项,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60家。3家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投入运营,棚改、城市发展、股权投资等基金有力带动投资增长。新完成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28家,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实现融资领域新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省级试点任务顺利完成,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1.2万亩,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额累计达30亿元。
  寒亭区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0%,新建改造农村小学食堂等七件惠民实事顺利实施。坚持精准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个,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特惠保险。2个社区创建为全省首批“四型就业社区”,建成市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14处,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500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处。